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课下载 >  党建材料 > 内容

产业创新理论及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2-10 04:05:51     阅读:


  摘要:产业创新理论源于对产业革命的研究,随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出而萌芽。19世纪60年代坎宁安首次提出'产业创新“一词,70年代弗里曼和苏特提出产业创新应包括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奠定了产业创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国内外学者纷纷对产业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各国的产业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目前有关产业创新的理论尚未形成统一体系。
  关键词:产业创新;创新理论;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4-0066-03
  (一)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起源于20世纪10年代,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教授在《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1]。各国学者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有的学者对创新进行了划分,如将创新分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有的学者提出创新模型,如技术推动模型、需求拉动模型、相互作用模型、整合模型和系统整合网络模型等;有的学者构建了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创新双螺旋等理论体系。这些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关于创新理论的经济学理解[2]。
  (二)创新集成观与新技术系统理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技术创新领域形成了创新集成观,关注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组织、制度、管理和文化等各要素的相互匹配及协同作用[3]。加拿大学者德布雷森(De Bresson C)从企业层面对创新群集现象进行了考察,找出了形成技术群集的因素,即外在的技术约束和压力与内在的经济约束及诱因。20世纪80年代初,新熊彼特学派经济学家弗里曼(CFreeman)提出了新技术系统理论,并应用该理论解释了创新群集现象。新技术系统概念的提出将技术轨道、经济长波和创新群集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技术经济范式的雏形。
  (三)创新范式理论
  1983年,佩雷斯在新技术系统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概念[4],沿袭了纳尔逊(Richard RNelson)和温特(Sidney GWinter)早先提出的自然轨道(Natural Trajectories)或技术体制(Technological Regime)概念,比多西的范式概念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20世纪90年代,创新范式出现,代表人物有FKodama、INonaka、YHonda和KOshima等。创新范式主要用于阐释技术、经济、文化、组织和制度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解析...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产业创新理论及实证研究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产业创新理论及实证研究文献综述.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