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课下载 >  党建材料 > 内容

解读法学名著《洞穴奇案》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19-12-27 17:21:37     阅读:


  【摘 要】'洞穴奇案“是美国法律学家富勒以两个真实案例为基础而重新构造的经典案例,十四位法官围绕罪与非罪、刑罚与执行、问责与赦免基于不同的法哲学立场得出了与众不同但又具备说服力的结论,犹如一场法哲学盛宴。因此,文章以两位主审法官的意见为切入点,进而论证实事求是这一法哲学方法对于法学研究的当代价值,并试图提出坚持实事求是方法的几点看法和措施。
  【关键词】洞穴奇案;实事求是方法;法学研究;当代价值
  一、法学名著《洞穴奇案》相关概况
  (一)《洞穴奇案》基本案情
  《洞穴奇案》是美国学者萨伯著述,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洞穴探险奇案“:纽卡斯国的5名洞穴探险协会成员进入岩洞探险时,因发生山崩而受困,在被困的第20天,负责营救的工程师告诉他们至少还需要十天才有可能获救,并且在医疗专家口中得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再活10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中一名探险员威特莫尔询问医生吃掉一名成员的血肉是否可以维持生命,医生给予了肯定的回复,但当询问是否可以通过抽签决定谁应该牺牲时,在场的医疗专家、法官和其他政府官员没有人愿意回答。最终,5人还是决定采纳威莫尔的建议以抽签的方式选出一名牺牲者,但在执行前威特莫尔决定撤回约定,而其他4人仍坚持执意抽签并选中了威特莫尔。在这四个人被获救之后被指控故意杀人罪成立。
  (二)《洞穴奇案》中两位主审法官的意见
  特鲁派尼首席法官认为:作为民主国家的法官,他的职责就在于根据法律条文的平常含义作出自己的判决,而不能在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法律条文中加入自己的价值偏好,虽然同情心会促使法官体谅被告当时所处的悲惨境地,但法律条文不允许有任何例外。从其简明扼要的判词中来看,特鲁派尼显然是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实证主义的代言人。
  然而另一位福斯特法官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根据社会契约理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正是为了在文明社会里的和平共存才成立了政治国家,这一契约也构成了国家法律强制力的基础,然而现实的状况使他们并非处于'文明社会状态“,而是处于自然状态。威特莫尔所提出的并经所有人同意的生死协定就构成了他们的生死契约,也是本案中应当适用的有效要件。然而,古老的法谚有云:'一个人可以违反法律的表面规定而不能违反法律本身。“任何法律都应该根据它的明确目的来获得合理解释。
  (三)两大法学理论之争使...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解读法学名著《洞穴奇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解读法学名著《洞穴奇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