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工基础》课中如何做好新课的导入工作
所谓导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如果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能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技校的电工教师,我们对此更是深有体会。在此,笔者想就电工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好新课导入工作和大家作一下探讨。
一、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1.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新课导入予以足够重视
如果教师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新课导入可有可无、多此一举,势必造成对新课导入缺乏兴趣,也就不可能千方百计地去想办法、找资料设计新课导入。如果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导入的重要性,把它看作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手段,就一定会在如何积累导入新课的资料、经验等问题上下工夫,做好新课的导入。
2.必须在备课过程中预以充分重视
要想做好新课导入,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即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然后相关知识内容确定相应的导入材料,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导入的形式。比如技校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好奇心强,好动性强,而电工课实用性较为突出,所以在电工课导入的形式上应多用实验、实例、疑问等,备课时还应注意所用资料的可靠性、科学性。
3.平时做好资料积累,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得心应手地进行每节课的导入,必须具有丰富的资料和生动、能吸引人的讲演才能。丰富的素材,要靠平时的积累,多看些科普杂志、书籍,广泛涉猎知识,做好记录及摘抄。到时就可信手拈来,组织成多种导入材料。成功的新课导入和教师的表达能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包括表达能力、讲演、板书、板画以及实验技能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引入材料表现得更充分、更形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二、《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
1.生活导入法
电工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许多生活常识里包含着电工知识。如果能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导入新课,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通过电灯发光能照明、电动机转动能带动机器、电炉发热可以煮食物等生活实例,来说明电流做功将电能转换成了其他形式的能,从而为引入电能和电功率这节新课留下了伏笔,学生在接受时也会容易得多。
2.以旧拓新法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未知到已知、由低级到高级这一客观规律,学生学习也是这样。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以...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 或 登录会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