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季度工作计划 > 内容

探寻超导世界“新高度”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7-01 08:53:10     阅读:

半个世纪以来,赵忠贤的名字一直与我国超导发展紧密相连。他在我国最早提出要探索高温超导体;最早建议成立国家超导实验室;他在高温超导研究出现的两次重大突破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中国站上国际物理学界的大舞台;他的研究成果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赵忠贤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的笑容一如既往地爽朗。

2016年9月,我国研制出全球首根百米量级铁基超导长线。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极大轰动。它被认为是铁基超导材料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进程的关键一步,在欧美一些国家的铁基超导线制备还处于米级水平时,我国已走在世界最前沿。这一切,与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赵忠贤八年前在铁基高温超导研究上实现的突破密不可分。

超导国际竞赛

'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

高手出招,看似行云流水,但一招一式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

超导体是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数值时,其电阻突然消失的材料,它在信息通信、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領域有巨大应用潜力。超导体要实现超导态,必须要有极低温的环境。为此,科学家一直梦想寻找到具有较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

1986年,45岁的赵忠贤偶然读到一篇欧洲科学家柏德诺兹和缪勒发表的论文,讲的是'铜氧化合物可能存在35K超导性“。当时很多人不相信,但赵忠贤是少数'醒得早“的人。

那时科研条件异常艰苦,好多设备如烧样品的炉子等都是赵忠贤团队成员现造的,买设备都买二手的。

有了自制炉子,赵忠贤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夜里不睡觉,困了就在椅子上或桌子旁靠靠,有事就被叫起来继续。

好在研究不需要特别精密的仪器,很快,赵忠贤团队在镧-钡-铜-氧体系中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一举颠覆了认为'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的麦克米兰极限!

一时间,世界物理学界为之震动,'北京的赵“一'战“成名。

赵忠贤团队的研究使得超导电性低温环境的创造由原本昂贵的液氦替代为便宜而好用的液氮,并因此获得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集体一等奖。

研究超导带给科学家的并不总是期望,也有迷茫。

科研进入低谷时,一些研究者纷纷...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探寻超导世界“新高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探寻超导世界“新高度”.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