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季度工作计划 > 内容

胡耀邦与改革开放时期的轻纺工业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1-21 04:18:19     阅读:


  2015年,是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胡耀邦同志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组织真理标准大讨论,尽人皆知,可他亲手抓服装、抓民生问题,或许知之者寥寥无几。我既是耀邦同志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又是胡耀邦同志发展服装工业指示的践行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对我们鉴往知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耀邦同志为轻纺业正名


  长期以来服装业在我国,处于'四个尴尬“的境地。首先是产业地位尴尬,直至'六五“服装业还没有'国家户口“,不如大头针能上国家五年计划大本;其次是产业形象尴尬,我国服装工业,脱胎于手工作坊,被戏称为'老太太都能干的事儿“;三是国际形象尴尬,服装虽然属于大宗出口产品,但在外国人眼里只是'大路货、地摊货、便宜货“;四是消费心理尴尬,国人中相当多的人既爱美又不敢美。直到1980年,我国服装业整个行业也只有7400多个规模很小的工厂,设备陈旧简陋,职工不足百万人,队伍的专业素养也很低,甚至连服装研究所所长都不知道什么叫时装,轻工业部科技局在初审代拟分管部长的报告稿时,一位干部竟质疑'服装工业有手艺、有工艺,可有科学技术吗“?
  1954年,全国实行限制供应和'布票“制度。'一五“期间全国人均布料28尺,三年困难时期,人均只有7尺,有限的布料不仅要用于衣服、被褥,布鞋的鞋面也要布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文革“期间,穿得稍漂亮一点儿,往往被讥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本来'穿不上“的国民又'不敢穿“。这样一来,长达30多年里,国民的着装情况基本上都是男子四个口袋的干部服,妇女翻领束腰列宁装,'远看一片蓝黑灰,近看男女不好分。“直到1978年,全国'买衣穿“的成衣率也才有25%。
  那个年代,服装业的状况,是国民经济各产业生态严重失序、失衡的一个缩影而已。对此,胡耀邦同志,有着长期的观察,系统的思考。早在1960年他就在《人民日报》倡导'亦农亦工、农工结合“,后来又进一步强调优先发展轻工业。1979年6月15日,胡耀邦同志在一次十二市座谈会上,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发展方针时指出:'调整,八个字不同于1962年,有调上的,有调下的,把有的重工业调下来,把轻工业调上来。我们过去搞了很多盲目性。多少年来一手要投资一手减任务,不知浪费了多少钱,搞了30年,家当可不少了。固定资产除了美国、苏联,我们占世界第三位。但有许多厂不能开...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胡耀邦与改革开放时期的轻纺工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胡耀邦与改革开放时期的轻纺工业.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