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内容

课程观的历史演进论略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4-02 06:50:18     阅读:


  摘 要: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生活经验重构或批判课程观是课程发展史上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观。这三种课程观在新世纪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演进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课程观的历史演进表明,课程观的转向是沿着人的未来生活””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沟通的道路展开的。
  关键词:课程观;演进;现实生活;可能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17-04
  
  课程问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课程观,它直接影响着课程的选择和实施,也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基本价值取向上主要受三种课程观的影响,即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生活经验重构或批判课程观。这三种课程观在新世纪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演进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和研究不同的课程观,对于理解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观的演进
  
  (一)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
  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是一种传统的但到目前为止却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观。其核心思想是重视理性和知识的价值,坚持绝对的真理观和知识的确定性,特别强调概念及其逻辑推演出来的知识体系。它把课程视为'学科“,或者把课程视为'知识“,强调课程应以一系列学科来组成,强调按知识的逻辑体系来安排,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未来生活提供充足的理性准备,主张课程设置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通过学生系统学习各门学科,最终把人类积累的文化遗产传递下来。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取向,一是生活预备取向,二是理性主义取向。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预备“,并由此提出实施'泛智主义“的学科课程。要素主义课程观强调把人类文化遗产中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作为课程内容,强调课程内容中的种族经验及其所包含的种族的共同知识。他们认为,经受了长期历史考验的种族经验、社会遗产比个人经验更重要。学校的课程应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如果提供未经分化的、无组织的经验,学生需对其加以分化和组织,这将妨碍教育的效能。结构课程论的主要代表布鲁纳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整套适用于各种情境的...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课程观的历史演进论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课程观的历史演进论略.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