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内容

张志愿院士:搭建临床转化研究平台推动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学发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5-21 20:12:58     阅读:

张志愿是我国第二个口腔医学院士,是中国特色口腔颌面外科传承和发展者之一。

””题记

中国工程院张志愿院士在口腔医学上不断探索和研究,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业内专家。他擅长口腔颌面部晚期恶性肿瘤侵犯颅底的颅颌面联合切除术、侵犯颈动脉的颈动脉移植术,以及口腔颌面头颈部血管瘤、大型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促进了中国口腔颔面外科的发展。目前,张志愿院士又聚焦肿瘤个性化动物模型平台的搭建和临床转化研究的推广,引领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治疗的研究方向。

契而不舍的求索

张志愿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江苏吴江,这里先后出了十位两院院士。他的青年时代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和务农练就了他的不怕苦不怕累。1972年4月,21岁的张志愿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学习,他深知自己文化底子薄弱,为了把错过的时光补回来,他发奋读书。1975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进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工作。

7年时间,张志愿每天都在宿舍、手术室、病房这三点一线上忙碌,被同事戏称为'住院医生“。跟随在邱蔚六教授等专家学者身后,不断学习和钻研,即使晚上有急诊,他也随叫随到,哪怕只是在一旁做助手,都视之为难得的学习机会。就这样,他把自己打磨成一位手术强手。

几年跟随在邱蔚六教授身边,目睹老师的专业及工作中的独具匠心,他立志想读老师的研究生。于是,重新捡起厚厚的医学书和外语,在志向的引领下契而不舍地学习。1986年,他终于通过全国统考,成为了邱蔚六教授的硕士研究生,2年后又以优异成绩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此时,他已36岁,是班级里年纪最大的博士生。

攻克难题创'三合一“疗法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因为缺乏有效止血手段,出现大面积(直径超过10厘米)口腔颌面动静脉畸形瘤病患,几乎无人敢碰,被视为手术的禁区。病人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不仅难以入睡或進食,还有可能随时突发出血,危及生命。邱蔚六教授交给张志愿的第一个课题,就是这个被视为'禁区“的难题,还特别叮嘱'要攻克“。

张志愿领了攻克口腔颌面动静脉巨大畸形研究的课题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白天开刀,晚上扎进实验室。他回忆研究过程:'我们动脉血要通过微循环进入到小静脉,而动静脉畸形是由于动脉血液直接进入静脉,造成了巨大的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手术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进行动脉栓塞,切断供养动脉,有效解决动脉结...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张志愿院士:搭建临床转化研究平台推动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学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张志愿院士:搭建临床转化研究平台推动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学发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