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范文 > 内容

读《被压迫者教育学》解读幼儿园教育现象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0 06:52:19     阅读:


  【摘要】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的对话精神、对自由的追求中充斥的矛盾心理、革命的论述使我深受震撼。我陷入思考,其中的思想与对教育现象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现阶段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对于改善目前普通民办幼儿园中孩子与教师的行为模式、课堂(师生)互动有重要的启迪。
  【关键词】对话 完全自由 课堂互动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49-02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的,教育从来都是一项需要付出灵魂的工作。[1]在本文中,我试图利用几个亲身观察的课堂教学场景进行阐述。
  一、渴求自由与羞于行动
  在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教师作为压迫者、学生作為被压迫者的形象出现,虽说令人唏嘘,但是细细想来,似乎亦是符合现实状态。在我看来,被压迫者似乎具有一种习惯成自然式的奴性。每个孩子内心都是在追求自由,但是真正给予机会时,可能又害怕得到反效果反而不敢进行尝试。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在幼儿园中班的一堂户外体育活动课上,老师制定了规则,每名小朋友沿着幼儿园的操场进行边跑边跳绳的小游戏,旨在锻炼孩子的灵活性与身体的反应能力。可是轮到小明的时候,小明没有配合,而是郑重其事的说:'老师,我想玩那个(木马)。“他很幸运,老师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拒绝他:'去吧,去拿过来,在这儿玩。“我看着他,为他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求感到兴奋,期待着他迈出第一步。然而,他唯唯诺诺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一动不动。因为老师的精力有限,两名老师,照顾30名孩子的安全实属不易,所以老师没有询问他为什么不去拿,他想玩什么。随后老师说:'那你去到队伍的最后一排吧。“就这样结束了本可以作为幼儿心理探究的优秀机会。这个小男孩为什么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又羞于行动呢?
  我忽然意识到在活动之前,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一段话:'每个小朋友是不是都想做最棒最守秩序的小朋友啊?那待会儿老师看看是那位小朋友变现最好,看看那个小朋友得不到表扬好不好?“
  我想他一定作出了价值判断,玩木马的乐趣不及老师稍后可能施以的批评。说到这里,幼儿会害怕,因为体验经历与认知经验告诉他,要规则,要按照秩序不能独自进行活动。
...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读《被压迫者教育学》解读幼儿园教育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读《被压迫者教育学》解读幼儿园教育现象.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