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报告 > 内容

改革开放前后支付方式的变迁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2-07 04:14:34     阅读:


  摘 要: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历经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等等,都影响着老百姓支付方式的不断变化。无论是顺应经济体制发行的票证,还是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银行卡支付、网银支付、无现金支付,通通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见证了一个大国的崛起。
  关键词:改革开放;支付方式;变迁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4.012
  文章編号:1009-6922(2018)04-57-02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经济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许多亚洲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农业和工业基础落后,粮食和商品增产幅度远赶不上需求,加上私商投机,粮食供需矛盾突出。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粮食,稳定粮价,消灭粮食投机,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1955年国家第一次全面推出粮票,开启了长达39年的票证经济时代。
  票证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是当时最主要的支付工具,有'第二货币“之称。票证品类繁多,有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等,用以购买当时只能凭票购买的156种商品。票证主要为'四证三票“,'四证“为: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三票“为: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地方饲料票。票证有着相当严格的制度规定,什么样的票证只能购买相应的商品,对号入座,缺一不可。地方票证只限在当地使用,异地使用粮票只能兑换为全国通用粮票才能买到饭吃。
  票证在当时社会使用频繁,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被形容为'吃饭的护照“。尽管种类繁多,但仍有涉及不到的领域,且使用具有较大的地域局限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劳动力流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内经济逐渐复苏,商品供应短缺现象逐渐消除,粮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改革开放后的现金支付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中共十三大提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改革开放前后支付方式的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改革开放前后支付方式的变迁.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