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课下载 >  党建材料 > 内容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放射化学转型的尝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4-02 04:06:48     阅读:

摘 要 中国放射化学长期依赖于国防需求而成为支撑核事业发展的工具,其自身的学科建设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改革开放初期,放射化学家们试图通过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和成立专业学会,寻求加强基础研究的学科转型。然而,不同部门的科研人员对学会名称、挂靠单位、专业刊物和理事长人选等问题发生了争论,反映出学术界内部对于学科归属和部门利益的不同思考,以至于转型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考察了《放射化学学科规划》的制订、修订和学会的成立过程,探讨了中国放射化学在寻求独立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放射化学 学科规划 学会 转型

自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以后,放射化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原子核物理学一起成为支撑核科学技术发展的两大支柱。1934年,玛丽>居里夫人的第一位中国学生郑大章在法国求学十五年后回到祖国。郑大章在北平研究院筹建了镭学研究所,带领杨承宗等人研究镤及铀系放射化学,取得一些初步成果。放射化学在中国由此起步。

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核武器的国家需求大力推动下,放射化学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一批放射化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北京大学等高校创办了首批放射化学专业。在建国后的二十多年间,放射化学科研工作者紧密结合核武器试验任务,在核燃料的生产与回收、放射性核素的制备与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过于依赖国防需求,偏重应用研究,导致放射化学一定程度上只被视作支撑核事业发展的工具,其自身的学科建设往往被忽视。同时,因保密所致,研究机构与产业部门没有几乎没有建立沟通渠道和交流机制。可以说,放射化学长期以来是处在非正常的轨道上发展,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核工业体系逐渐完备,核燃料的生产及其杂质检测技术日趋成熟,放射化学的发展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工艺层面已无新的驱动力。因此,加强基础研究,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和机制,完善学科自身建设,从依附核事业发展的境况中独立出来,已成为放射化学家们的共识。

改革开放初期,放射化学家们以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契机,提出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专业学会的设想。然而,从执行的情况看,'规划“并没有实现制订者的初衷。同时,在学会的成立过程中,隶属于不同科研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对于学会名称、挂靠单位、专业刊物等事宜出现了诸多争论。这些...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放射化学转型的尝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放射化学转型的尝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