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格式 > 内容

吴研因:“民进”情怀伴终生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2-04 15:01:33     阅读:

人物名片

吴研因 (1886一1975),原名辇瀛,江苏江阴澄江贯庄人。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早年担任江阴立本小学和上海尚公学校校长,开小学使用白话文教科书之先河;担任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编《小学国语新读本》风行全国。创办《江阴》杂志,主编菲律宾《公理报》,宣传爱国思想,促进文化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著作有《凤吹》、《乌鹊双飞》等。吴研因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倡导和推广白话文教育,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流光溢彩的烫金文凭,吴研因凭着勤奋与执着,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最基层的小学教师起步,做到全国政协常委,成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家。他以民主人士的情怀,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家乡教育。时至今日,吴研因精神依然在民主党派和教育领域中熠熠生辉。

影响'半农“取笔名

很多人都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文学家刘半农先生。至于刘半农名字的来历,知道的就不多了。刘半农原名刘复,是同乡吴研因儿时的小伙伴,比吴研因小5岁。

1911年,因武昌起义,刘复从常州府中学退学。退学后的刘复,便到父亲当初创办的翰墨林小学教书。与吴研因成了同事。刘复初为人师,经验欠缺;吴研因已工作多年,驾驭课堂游刃有余,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刘复很佩服吴研因的教学才华,便时常向他请教。接触的多了,发现吴研因勤奋好学,文学才华也很出众。

吴研因业余时间编辑《江阴》杂志,还经常用白话文写诗作文,针砭时弊,提倡新学,用'吴咄农“的笔名投稿,文章隔三差五被上海的《申报》、《新闻》等媒体刊载。面对在文坛小有名气的吴研因,刘复很是佩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在眼前的榜样,激发了刘复创作的激情。爱上写作的刘复,在吴研因的引领下,开始向外投稿。那时发表文章,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容易招致非议和打压,便流行用笔名发文。很多作者取笔名,颇费一番心思。对吴研因很敬重的刘复,自谦才识只及吴'咄农“的一半,故取'半农“为笔名。从此,'半农“一发不可收拾。6年后,仅有初中文凭、年方26岁的半农成了北大教授。

'半农“名扬天下,'咄农“功不可没。

18岁当上孩子王

吴研因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七,人称'七弟“。7岁时,进私塾读书。勤奋好学,习诗、作文进步很快...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吴研因:“民进”情怀伴终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吴研因:“民进”情怀伴终生.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