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财政 > 内容

果桑白果病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06 04:30:25     阅读:

摘要 果桑白果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给果桑生长带来毁灭性的一种病害,该病严重制约着果桑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了桑农种植的经济效益。从果桑白果病的种类以及病原学出发,分析果桑白果病的发病规律,总结果桑白果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其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广大的果桑种植户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促进养桑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果桑白果病;发生原因;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6.6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171-02

中国是最早开始栽桑养蚕的国家之一,栽桑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桑叶养蚕。桑葚又名桑果、桑实、桑枣等,是桑树结的果实,里面含有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丰富的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1]。近年来,果桑产业的发展迅速,与其相关的桑葚食品以及保健品的加工技术和生产工艺等形成一种新型的分支产业。

目前,对果桑产量和品种影响最大病害是白果病,该病害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果桑上的病害。其病原菌菌核生出子囊盘,子囊盘产分生孢子,随风传播,感染桑果,导致桑果果肉呈现乳白色或灰白色、有臭味,失去了其生产应用价值[2]。整个病果质地坚硬,不轻易从桑枝上掉落,但一旦掉落,就会有一部分融入泥土,一部分存在地面,来年随着桑树发芽时再次成为侵染源。果桑白果病主要发生在安徽、上海、重庆、福建等果桑种植区,发病率高达30%~90%,一旦发病很难治愈,给果桑产业带来致命性的危害,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防止此病的发生[3]。本文从果桑白果病的种类、病原、发病规律等出发,分析此病的发生原因,针对桑果白果病的发病原因,总结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有效地防控果桑白果病,促进果桑产业及其附属产业的发展。

1 种类及病原菌

目前关于果桑白果病研究报道的病原真菌有4种,目前该病常见的病原主要有桑实杯盘菌、肉阜状杯盘菌、桑椹核地杖菌3种,分别引起不同类型的白果病。

1.1 桑葚肥大性菌核病

桑葚肥大性菌核病又名肿果病,其病原菌为桑实杯盘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科杯盘菌属。发病时,桑葚由紫红色变成白色或灰白色,花被显著增大,落地后部分花被成黑色菌核。菌核大小不一,呈瘤状突起,表面有长有子囊盘,子囊盘呈碗形或漏斗形。病原菌菌丝侵蚀子房,形成分生孢子梗,呈葡萄形。

1.2 桑椹小粒性菌核病

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又名爆米花病,其病原菌为肉阜状杯盘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科杯...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果桑白果病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果桑白果病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技术.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