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财政 > 内容

工序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2-11 04:06:05     阅读:


  摘要:基于工序分工的视角,利用SFA方法,采用三要素超对数函数,将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通过研究其影响因素发现参与工序分工有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且与技术密集水平共同影响技术进步率;市场竞争有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率的提高起到更为明显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启示。
  关键词:工序分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随机前沿方法;垂直专业化
  文章编号:2095-5960(2014)02-0065-08;中图分类号:F404.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不断深化,工序分工逐渐成为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参与全球分工的模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参与全球分工是否会造成中国制造业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曾铮(2009)认为在此分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发展经济学家所谓的'贫困化“发展困境。[1]梁碧波(2011)得出类似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生产领域出现的中性技术进步非但没有帮助其摆脱'比较优势陷阱“,反而进一步稳定了原有的国际分工贸易均衡格局。[2]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在工序分工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技术外溢,其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张小蒂和孙景蔚(2006)、肖文和殷宝庆(2010,2011)研究认为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但并未区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因此基于工序分工视角,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由Aigner、Lovell和Schimidt(1977),以及Meeusen和Broeck(1977)分别提出,它综合考虑了前沿技术使用上的无效率和随机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因而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技术进步的研究。闫冰和冯根福(2005)借鉴随机前沿模型,运用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研发效率。[3]类似的研究还有邹文杰(2012)、冯峰和李慧敏(2012)等。涂正革和肖耿(2007)则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计了1995-2002年中国工业细分行业的前沿生产函数,测度了各行业的前沿技术进步贡献率。[4]王良和冯涛(2010)基于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中国1996-2007年省际出口贸易技术效率,但并未将制造业行业进行细分。以上研究测度了相关行业的技术效率,但均未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5]李胜文和李大胜(2008)基于三种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了1985-2005年...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工序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工序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