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观后感 > 内容

赣南脐橙中黄龙病研究进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16 04:05:28     阅读:

摘要 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文从黄龙病病原菌、染病症状、防治措施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黄龙病研究的进展,旨在为赣南脐橙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赣南脐橙;黄龙病

赣南脐橙乃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引种成功至今,历经几十年发展,江西省赣州市已经成为中国脐橙主产区,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有25万户农民种植脐橙,从业的农村劳动力近百万人。2014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236万亩、产量155万吨。其中脐橙种植面积168万亩、产量122万吨。赣南脐橙成为赣州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和农民'摇钱树“,已经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但近年来一种名叫'黄龙病“的病害悄然侵入脐橙产区,造成脐橙大面积减产,甚至致使很多果农改种桃树、百香果等其他水果。

1冀龙病病原菌研究进展

柑桔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危害最重、威胁最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世界柑橘产区的重要检疫性细菌病害之一,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具有暴发性强、发展迅猛、危害大等特点,对我国柑橘产业构成了巨大威胁。

20世纪70年代,黄龙病病原菌被认为是病毒,后来又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类似支原体的原核生物(Mycoplasma LikeOrganisms,MLOS)。Doi等首次在植物中发现了类菌原体病原,而Laflche等通过用电镜观察,发现南非青果病和印度枯梢病等病株筛管的组织中也存在类菌原体,因此推测柑橘黄龙病的病源是类菌原体。然后在中国台湾发现的立枯病和菲律宾地区感染的叶斑驳病植株体内同样观察到了类菌原体。因为这种病原体的膜有3层结构,膜的厚度大概有20nm,比类菌原体的界限膜厚得多,因此又认为,这种感染植物的病毒是一种未命名的病原菌。Garnier等研究发现柑橘黄龙病病原的膜结构中,内、外2层膜之间的肽聚糖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十分相似,推测柑橘黄龍病的病原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变形菌门的α亚群,病原为Proteobacteria纲,韧皮部杆菌属,其形态与螺原体及菌原体不同。根据菌体的热敏感性,可分为亚洲型(candidatusLiberobacter asiaticus)、美洲型(Ca.L.amercanus)&非洲型(Ca.L.africanus)。

2柑橘黄龙病染病症状

柑橘类植物感染黄龙病菌后并不立即显症,存在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品种、树龄、健康状况、种植环境等而异(Gottwald...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赣南脐橙中黄龙病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赣南脐橙中黄龙病研究进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