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季度工作总结 > 内容

急性脑梗死患者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0-16 04:05:36     阅读:

作者单位:322000 山西省汾阳医院神经内科(辛艳秋),急诊科(李林)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均证实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显著不良的影响,但近年来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的血糖监测仍以空腹血糖为主,对空腹血糖正常者,往往不进一步检查糖代谢的其他方面。因此,对不伴空腹血糖升高的餐后高血糖对脑梗死的影响常常得不到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餐后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全部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脑梗死患者的纳入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共监测3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的血糖情况(有糖尿病史的除外)。受试者经过夜间禁食12 h后,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然后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根据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结果进行分组:①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②餐后高血糖组(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评分(NIHSS)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别于发病1、4周进行评分,随后门诊定期复诊或电话联络随诊半年,记录随诊情况。正常血糖组和餐后高血糖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本研究采用NIHSS评分来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住院后1、4周的NIHSS评分及死亡率见表1。

表1 患者住院后1、4周的NIHSS评分及死亡率

餐后高血糖与正常血糖组相比,发病1、4周的NIHSS评分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餐后高血糖患者的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多因素疾病。血糖与脑梗死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脑梗死的形成是以动脉硬化为病理基础,高血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脑梗死急性期血糖增高时,缺血性脑组织的无氧代谢活动增加,乳酸堆积增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重脑损害;另一方面,长期的高血糖水平,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渗透压增高,脂质代谢紊乱,加快,加重小动脉硬化过程;再者超负荷血糖使机体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如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增加[2],引起广泛...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急性脑梗死患者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急性脑梗死患者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