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季度工作总结 > 内容

回望与反思:20世纪法国文学在新中国的译介历程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4 15:07:25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20世纪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历程,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并契合了新中国各历史阶段的文化运动和文艺思潮。法国文学尤其是法国现当代文学60年来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极具代表性地诠释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动态过程。从文化政策的调整和改变,从文学研究的引导和深入,从学术交流的互动和启发,从中法作家、译作者、出版者间的对话和合作,中国对20世纪法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体系在'互识、互证、互补“的多元文化场域中逐渐成熟,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20世纪法国文学;译介与接受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01(2011)01-0035-10

在中国'翻译文学“读库中,法国文学作品占到重要一席。1898年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由林纾和王寿昌合作翻译,在素隐书屋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为名出版,从此拉开了法国(纯)文学在中国译介与接受的序幕。在短短的100多年里,中国的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者在对中世纪到19世纪的法国文学进行系统遴选、译介、传播、研究的同时,也密切关注20世纪法国文学的动态和走向;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法国现当代文学译介的广度和力度。

法国文学在中国的百年译介传播出现过三次高潮:一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生期,带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欢喜和投契。这一时期中国作家和学者对法国文学的译介带着明显的时代印记,是思想和文学双重启蒙的自发选择,以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的译介为代表,辅之以揭露西方社会现实的雨果的小说和罗曼>罗兰的'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二是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期,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外国文学的译介和新文学运动进一步交融渗透。中国新文学积极借鉴法国文学,接受其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理论和创作模式,站在本土化的立场上'为我所用“,这一'作家影响作家“、'流派催生流派“、翻译与创作'共生共荣“的文学现象在鲁迅、茅盾、巴金、李劫人、路翎、戴望舒、梁宗岱、李金发等名家身上体现尤为突出;三是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复兴期。随着思想和经济领域的解冻和改革开放,对外国文学的译介和中国大陆本土文学再度复苏并蓬勃发展,这一时...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回望与反思:20世纪法国文学在新中国的译介历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回望与反思:20世纪法国文学在新中国的译介历程.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