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内容

浅谈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和学问中心课程理论比较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4-02 06:51:14     阅读:


  [关 键 词] 学科中心课程理念;学问中心课程理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191-01
  历史上课程流派曾出现多个流派,如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等。但在不同的教育学著作中有一些名称比较类似的课程流派,如学科中心课程和学问中心课程。为辨析清楚两者间的关系,本文就这两个课程流派进行了分析比较。
  一、词源比较
  两个术语的差别在于'学科“和'学问“。我国近代关于课程的理论研究多由国外引进。因此查找英语词源,两者都指科目,discipline尤指大学里的学科,subject尤指在学校学习的科目。但在中文语境中,无论大学或中学,'学科“一词都普遍指代不同的科目,没有偏向于大学科目的倾向。而subject本身也指科目。故而推断,两者在表达'科目“意义上的使用没有差别。
  二、历史背景比较
  (一)学问中心课程背景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半期称为课程改革运动时代。这场改革产生的课程就是学问中心课程。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之后又一轮教育改革开始。20世纪60年代,中小学课程改革方面强调课程和教材结构的重要性,要求按照知识的基本结构设计课程,并把反映各门学科现代发展水平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作为教材中心。1957年美国受苏联卫星上天的冲击,决心致力于学校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科学化。这使美国60年代的课程改革极其鲜明地形成'学问中心课程“的内容与方法、特点和性质。
  (二)学科中心课程背景
  '学科中心课程“思潮发展是由20世纪要素主义课程、学科中心课程思潮的推动,永恒主义课程,学科中心课程思潮的现代化””结构主义课程组成。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代,东西方两大阵营竞争。而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受到极大震动。他们论证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进步主义教育造成了美国科技教育质量下降。这种背景下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学科结构主义课程应运而生。布鲁纳将引入结构主义思想用来研究课程结构,借鉴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出以学科结构为中心的结构课程论。
  由此可以看出,学问中心课程和学科中心课程的结构主义部分的背景都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导火线事件相同,改革运动结果也相同。
  三、代表人物与理论基础比较
  学问中心课程代表人物为布鲁纳、费尼克斯,理论上主要采用的是结构主义观点。而学科中心课程的代表人物则是布鲁纳、费尼克斯、贝拉克...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浅谈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和学问中心课程理论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和学问中心课程理论比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