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模版 > 内容

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0-10 04:05:48     阅读: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组织学改变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9..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头晕、气促、心悸、胸痛等一系列缺血性表现的心脏病,严重时可导致心源性猝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相应的危险因素及相同的发病机制,但颈动脉粥样硬化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略早,这对我们早期发现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时防治冠心病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它们的相关性。

1 动脉粥样硬化(AS)

1.1 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以高度特异性的细胞分子反应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中动脉,如颈动脉、冠状动脉,二者常同时被累及,从而相应地引起颅脑和心脏的缺血性改变。

关于AS发病机制,最具代表性的是损伤反应学说,认为各种危险因素损伤及脂质在动脉内膜层的沉积,动脉壁发生慢性炎症反应,逐渐形成粥样斑块,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活化、聚集,斑块表面及腔内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血管狭窄和闭塞,这是一个动态的病理过程。

1.2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脂异常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升高,它们的氧化产物ox-LDL是形成泡沫细胞的主要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尤其在斑块的发生、发展、破裂及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他传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综合征、吸烟、超重和肥胖、体力活动缺乏、高龄、遗传(冠心病家族史)、C-反应蛋白增高,肾功能不全等。

1.3 检测手段

1.3.1 血管造影检查(DSA)

目前,应用DSA行血管造影是检测血管病变的金标准,是一种介入检测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血管状况,准确地反应血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从而明确诊断,且造影发现问题可立即行介入治疗。但同时也是一种有创检查,有适应症要求,少数患者术中及术后会出现并发症,且部分患者因对造影剂过敏而无法进行检查,加之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1.3.2 CT血管成像术(CTA)

通过静脉注入造影剂,快速螺旋CT扫描获取靶动脉影像图片,是评价血...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