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模版 > 内容

新世纪文学研究:如何面对“文学性”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4 15:07:27     阅读:

新世纪,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化研究“的盛行,'文学性“成为文学研究者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文学性“是什么?文学研究如何保持'文学性“?对于部分文学研究者来说成为保卫文学生命力和文学学科独立性的生死攸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文学性“探讨会在新世纪长盛不衰的原因。'文学性“话题的出现是文学研究界针对新世纪文学及文学研究姿态转变的一次反思,对于保持文学研究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文学性“背后表现出的话题发起者对于文学生命及文学研究独立性的过分焦虑,也使'文学性“话题存在着有可能步入非理性或庸俗化的危险,'文学性“需要在焦虑的狂热之后冷静地思索问题所指及如何面对。

在历史上,'文学性“的提出都意味着文学和文学研究的一次危机,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第一次提出'文学性“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界'纯文学“口号的提出以及本次'文学性“讨论莫不如此,但不同的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界提出'文学性“问题是为了使文学和文学研究走向独立和自律,是文学陷入贫瘠的一次反拨,而本次'文学性“讨论则是文学过度膨胀使文学自身边界变得模糊,文学陷入迷茫的表征,是文学研究者对于文学和文学学科的一次自卫。现实境遇的差别使得本次'文学性“讨论存在着某些可能的理论风险。

风险之一在于力图用某种具有普适意义的'文学性“概念来划分文学和文学研究的边界,用以约束日渐模糊的文学和文学研究。'文学性“话题的出现让人直观的联想就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提出的'文学性“: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① 这与当前文学面临的边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很自然将这个话题的具体所指落实到通过'文学性“来圈定文学边界的具体问题。'文学性“谈论的诸多参与者也的确将这一问题作为核心话题。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就非常坚持有一个持久永恒的文学性存在,尽管他并没有归纳出一个普适的文学性概念用以约束当前文学,但这种信念仍然也反映出'文学性“话题的某种走向;② 而在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一场'文学性“问题讨论中,众多参与者围绕的核心问题也是'文学性“的概念探讨,尽管各自得出的结论不一,但背后的指归依然在追寻是否具有普适的'文学性“存在。③ 我认为'文学性“作为一种对文学理解的信念无可厚非,但一进入研究领域其针对的是文学和文学研究在当前...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新世纪文学研究:如何面对“文学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世纪文学研究:如何面对“文学性”.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