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学校管理公文 > 内容

手风琴结构的小说:《沃特希普荒原》的互文性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31 03:02:30     阅读:

摘要:《沃特希普荒原》(Watership Down)是一本互文性极其丰富的动物小说。它在每章的引子里,摘录了莎士比亚戏剧、古代神话、历史典故、诗歌以及其他动物小说的片段,在小说和注释中也提到了其他语篇的人物和故事,给小说增添了色彩,拓宽了读者想象的维度。该小说源于作者讲给女儿的故事,它的创作理念可能与增加孩子的互文知识、促进家长与儿童互动有关。儿童读这部小说时,既能被情节吸引住,又能对额外互文意义有选择性理解。

关键词:《沃特希普荒原》互文性儿童动物小说

一、导语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茱莉亚>克里斯蒂娃(Kristeva,1980)提出的,后被罗兰>巴特等学者进一步阐释,确定为文本之问相互交织、意义互补的现象或修辞手法。用当代符号学的视角诠释,互文性属于间接交际。它通常有如下特点:(1)作者假设读者对提及的语篇是熟悉的,但读者也有可能对它们并不了解;(2)两文或多文的在故事结构、情节、寓意或梗概上是相近的或有联系的;(3)显性的互文修辞手法包括提及、概括或引用等;(4)其作用能节省篇幅,丰富语篇的意义和文采;(5冱文关系也可以是隐性的。

互文性的修辞手法能用简短的文字以信息压缩包的形式传达更丰富、更深邃的意义。读者在解渎互文修辞手法时有自由忽略或深入理解。通常忽略互文手法也不大影响理解语篇的大意,也就是说,互文性修辞手法是嵌进语篇中的。倘若去掉了互文性修辞手法,故事的主线和大意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从语言学角度看互文性,它是认知网络的联系,是大脑图式、记忆中的故事与当下语篇的互动。故事有故事的语法,故事语法的成分就是人类经验中最深层次的认知概念、顺序、因果和人类对生、死、爱、恨、战争与和平的反应。互文性使得故事语法成分在不同语境中形成不同的故事,但故事的底层都闪现着与以往相似故事的影子。互文性修辞手法常常在写给成年人的文学作品中出现,而儿童文学通常情节简单,很少使用它,所以探讨儿童文学的显性互文性的并不多。本文将尝试分析儿童小说《沃特希普荒原》的互文性,阐释作者使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动机和效果。

二、《沃特希普荒原》的背景与互文性

《沃特希普荒原》是里查德>亚当斯于1972年出版的处女作,出版后获得英国卡内基奖和卫报儿童小说奖,1974年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七本最有意义的书之一,被誉为兔子版的《奥德赛》,评论界称之为自《柳林风声》之后最杰出的动物小说。①尽...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手风琴结构的小说:《沃特希普荒原》的互文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手风琴结构的小说:《沃特希普荒原》的互文性.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