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财政 > 内容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关系及相关治疗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23 04:05:05     阅读:

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7-0021-03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憋,以肺部明显的哮鸣音为特征[1]。毛细支气管炎对哮喘的产生、加重及慢性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毛细支气管炎可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最终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疾病,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哮喘。本文就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关系及相关治疗进行综述。

1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学及流行病学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于1956年由Chanock等分离出,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占70%以上,属于副黏病毒科的肺病毒属,是一种无极性有包膜的单股RNA病毒,病毒直径约120~200 nm。RSV病毒体由10种不同糖蛋白构成的外壳包裹,这些糖蛋白中,以表面融合(F)糖蛋白及附着(G)糖蛋白在形成感染时最重要。G糖蛋白辅助介导病毒附着于宿主细胞,F与G糖蛋白结合引起病毒外壳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导致感染,并可在人上皮组织培养形成特有的合膜。F和G糖蛋白是形成RSV中和抗体的唯一成分,且是疫苗研究的主要目标。RSV可分为A、B两个亚型。两个亚型RSV的10种糖蛋白均显示出一些差异,但以G糖蛋白的差异最大。两个亚型在季节性流行中可同时传播,但有报告显示,RSVA型感染较B型感染可能引起更严重的疾病。后又发现鼻病毒(RV)、人类偏肺病毒仅次于RSV,可使发生重症感染的危险性增加约5倍。近年发现,RV在毛细支气管炎检出率最高可达31.55%[2]。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尿原体和肺孢子虫等病原较少见。RSV感染常发生在2岁以下,高峰在2~8月龄。通过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有明显季节性,可预见的高峰多发生在气候适宜的冬季,而在热带则是在气候最热的月份及雨季,且RSV感染率与每月雨天的数量有关。较确定的高危因素有早产、<12周、 慢性肺疾患、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环境因素有贫困、居住拥挤及被动吸烟。增加感染频率的因素有年龄小、多胎妊娠、特应性家族史、母亲教育程度低、家庭成员多、有年长的学龄同胞、缺乏母乳喂养、日托、被动吸烟及9、12月内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院等[3]。

2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免疫学

体液免疫可产生血清抗体及分泌型抗体两种。在上呼吸道由局部分泌型IgA抗体介导,在下呼吸道则依赖血清中和抗体。对高危患儿每月1次静注RSV免疫球蛋白(...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关系及相关治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关系及相关治疗.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