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审计 > 内容

读后感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19-12-18 08:47:11     阅读:

近 现 代 史 纲 要 姓名李美玲 专业班级行政管理11-02 学号11089215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读沉没的甲午后感 记得初次接触甲午战争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上,那时候看课本上描写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全舰燃起大火,即将船沉大海时,他毅然驾舰撞向日本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他的死壮烈而悲壮,同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今,100多年已经过去,此时我正坐在教室阅读沉没的甲午,尘封的记忆一点点呈现出来。

沉没的甲午是由陈悦先生写的,这本书与我们以往所读的有关甲午战争的资料不太一样,它并不是简单的把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或者是军队、奸臣,也不把广大清军将士都定义为爱国者。它将战争视为一种极其复杂的人类活动,对甲午战争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层面,更涉足于晚清的政治、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文章了还附了大量的照片,还有有关人物的日记、回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沉没的甲午。

爆发于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巨大的伤痕。甲午的结局导致在近代化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中、日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命运之路,现代南北朝鲜的争端、台湾问题都与甲午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那么甲午战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以往的印象无非是清政府的无能、军队的实力差、武器装备落后、封建制度的腐败等,这些在本书中也有提到。清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内兴起了创办近代西式海军的浪潮。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李鸿章开始建设北洋海军,购买先进船舰装备,聘请外国军官,并模仿英国海军模式,严格训练与日本开始了军事竞赛。然而从1888年之后,清政府认为海军建设已经一劳永逸,严令禁止再购新的军火。这就出现了甲午战争爆发时,中国只有8艘早已过时的军舰,而日本拥有主力军舰31艘,这场战争还没开始前,中国就已经输了。而朝廷的清流言官,目光短浅,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整天就知道批李鸿章,完全不顾中、日军事实力的差距,还经常诬陷在前线奋战的将士,令他们含冤而死,如盛军统领卫汝贵,而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之死堪称甲午战史上最为悲壮苍凉的一幕。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怎么可能胜利呢 除了介绍上面所说的原因以外,陈悦先生还描写了很多人物,以及他们在战前战中的表现,对甲午战争结局的影响。首先是袁世凯。当时任驻朝通商事务总办的袁世凯,在甲申事变后深得李鸿章的欣赏,然而倚靠叔父辈的人际关系提拔起来的袁世...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读后感.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