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通信 > 内容

非洲猪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9-12 04:06:13     阅读:

摘 要:非洲猪瘟是一种外来疫病,在我国存在输入性风险。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几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非洲猪瘟;鉴别诊断;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S82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1-0048-02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又称非洲猪瘟疫,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猪及野猪的动物传染病,其病程短,死亡率高达100 %。该病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要求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动物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3]。我国目前尚未有发生本病的报道,但由于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养猪大国,国际贸易往来频繁,存在输入性风险。因此,掌握ASF诊断方法,对防止ASF的传入具有重要意义。

1 非洲猪瘟的诊断

非洲猪瘟综合症状复杂,在临床上难以和猪瘟区别诊断。猪感染ASFV后虽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但这些抗体没有中和作用,也缺乏有效的保护性。耐过猪对同型毒株的有抵抗力,但对异源毒株极为敏感,至今仍没有可预防的疫苗。抗凝血液、脾和淋巴结等是用于诊断非洲猪瘟的常用材料。送检样本时应尽量冷藏或浸于甘油盐水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剖解可对ASF做初步诊断,确诊可通过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4,5]。

1.1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

猪感染ASFV后的潜伏期一般为5 d~15 d,根据感染毒株毒力的不同,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类型。最急性型由强毒株感染引起,常无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100 %。急性型病猪体温40.5 ℃~42 ℃,以高热、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局部皮肤发红或发蓝、可视黏膜潮红、眼有分泌物、呕吐、腹泻、咳嗽、呼吸困难和怀孕母猪流产等症状,死亡率可达100 %。亚急性型由中等毒力毒株感染引起,症状较轻,病死率较低,间断性发热持续1个月之久,呼吸窘迫、关节疼痛、肿胀,怀孕母猪常常流产。慢性型由低毒力毒株感染引起,除波状热、生长减慢、发育迟缓或瘦弱外,不表现明显的症状。

1.2 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

1.2.1 非洲猪瘟的病原学检测

非洲猪瘟病原学诊断主要包括病毒分离、荧光抗体试验(FAT)、双抗体夹心ELISA等诊断技术。

病毒分离:非洲猪瘟病毒的分离要在具有三级生物安全(BSL-3)以上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非洲猪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非洲猪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