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脱贫攻坚 > 内容

普洱的复兴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3-16 04:07:05     阅读:

黄昏时分,山色渐暗,山坳里的村落,开始有炊烟升腾。

3月31日傍晚,《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位于云南省思茅市干海子镇的干海子茶场。

'正是收工的时候,村里人都该回来了。“站在洒满夕阳的山坡上,干海子茶场场长徐世华操着云南方言的普通话与记者交谈着。

此时,39岁的彝族茶农杨顺华和妻子已把采摘的鲜叶送到了普洱茶加工厂,两个人背着空背篓,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要想了解茶农的生活,你们可以找杨顺华。“顺着徐世华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杨顺华。 '采访我?呵呵,我有什么好采访的,又不是名人··“杨顺华有些害羞地笑着,顺着杂草丛生的小路,大步走上山岗。

普洱茶改变了农民生活

'那时候,每天想的最多的,是什么时候能填饱肚子。“十年前,29岁的杨顺华带着一家老小,从临苍乡下搬迁到了干海子,开始种植大叶种茶树。'当时茶叶不值钱,茶树也不多,我们两个人(加上妻子)忙一年,收入不到两千元。“杨顺华告诉记者,90年代中期,村里号召大面积种植茶树,但由于茶叶的收购价和产量都很低,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自己有茶园的,1公斤鲜叶卖不到10元钱,承包茶园的农户就更惨了,采摘1公斤鲜叶收入仅几毛钱。

'现在好了,不算养鸡养猪,光承包茶园,上交鲜叶,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就超过了万元。如今,寨子里通上了柏油路,家家都有彩电、摩托车。“谈起现在的生活,杨顺华一脸的幸福,'一年可以杀三头猪吃,天天吃肉,过去,做梦也不敢想啊!“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党的富农政策好,种植茶树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思茅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刘标告诉记者,'在思茅市的257万人口中,从事普洱茶产业的人口超过了100万,这还不算老人和孩子。所以,普洱茶是思茅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刘标告诉记者,思茅市10个县区有7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了尽快脱贫致富,市委市政府提出: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想的其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让农民的生活好起来。这些年,政府出资培育、购买优良茶树种,然后无偿送给茶农种植,其茶树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茶农所有。这样的举措,让山里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思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照森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思茅计划种植现代茶叶面积100万亩;计划发展茶树林面积100万亩;加强和保护利用古茶树面积136万亩;实现产值超过50亿元。

就在茶农们为好日子喜悦的同时,一个巨大的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在2...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普洱的复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普洱的复兴.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