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演讲稿 > 内容

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11-08 04:07:27     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23-0047-0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致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好发于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DVT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尤以左侧常见,轻者可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护理人员对DVT危险因素的认知,对于预防DVT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2003~2007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DVT的情况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50例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0例,各个年龄段均有患病,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20~81岁,平均60岁。

1.2 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250例患者资料,对发生DVT的3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患者发生DVT的情况下肢肿胀5例(16.7%),下肢肿胀疼痛7例(23.3%),下肢麻木4例(13.3%),具有两种以上症状的5例(16.7%),9例患者无临床症状(33.3%)。

2.2 不同年龄组患者DVT发生情况 <20岁0例,~40岁3例(3/43),~60岁8例(8/59),~80岁16例(16/83),>80岁3例(3/9)。

2.3 病因30例患者中糖尿病患者7例,手术患者24例,外伤患者16例,吸烟患者13例。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全面了解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一般为2周。并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度,胭窝处避免受压,活动踝关节。详细观察并记录肢体温度、肿胀程度、末梢循环色泽变化。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受压后易引起褥疮,应加强基础护理。若起床活动,应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以增加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水肿加重。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特别是≥60岁患者,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围度、皮肤温度、远端动脉波动情况。特别注意患者感觉,运动有无左右不对称等变化。若不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尽早对此类患者使用加压弹力袜进行预防治疗。由于左下肢发病率远高于右下肢,在护理中认真对比双下肢的肿胀程度、肤色、皮温、浅静脉充盈情况以及肢体远端的感觉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2 心理支持

由于对疾病不了解,担心治疗无效、症状加重、溶栓过程中出现意外等,患...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