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内容

让患者长期获益,开窗技术“且行且珍惜”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5-21 20:17:37     阅读:

腹主动脉瘤是人腹腔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瘤体破裂,人体内大量失血就会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猝死;但在目前,腹主动脉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传统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腔内修复术使许多患有合并心、肺、肾等脏器疾病的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患者获得了治愈机会,但对瘤体邻近内脏动脉、严重血管弯曲等病变,常规的腔内修复器材无法达到良好效果。

2014年5月26日,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全军血管外科中心主任郭伟教授在该院举办的'主动脉开窗技术国际培训班“上则指出:'腔内修复技术已经成为合适解剖的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的常规治疗手段。但依然要发展开窗术和分支支架型血管,原因是腔内修复技术从原理上要求病变有充分的近端和远端锚定区,而很多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却紧邻内脏动脉或者累及内脏动脉,这种病变是常规腔内修复技术的禁忌。发展开窗和分支支架型血管是为了腔内重建内脏动脉,从而解决复杂病变的锚定问题。“

这次培训班的培训工作结束后,围绕郭伟教授谈到的上述观点,本刊记者对他作了深入采访。

国内唯一,领先'开窗“学科发展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刚刚结束的这次'开窗支架国际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来自泰国的曼谷和宋卡。对此,郭伟教授介绍说,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常规开展腹主动脉瘤(AAA)开窗术的医疗中心并不多,但亚洲各个国家医生的学习热情却非常高涨,其原因在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血管性疾病都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居民死亡原因。

郭伟教授认为,动脉瘤作为血管疾病的代表性病种,其中67%为腹主动脉瘤。数据显示,对腹主动脉瘤患病人群进行必要的超声检查监测,可使10年内腹主动脉瘤的相关死亡风险至少降低50%,人群全因死亡率减少0.5%。继欧洲和北美大陆广泛推广对于65岁以下男性人群的腹主动脉瘤筛查和临床干预工作之后,亚洲国家的血管外科医师也在积极呼吁政府的关注。

郭伟教授还介绍说,世界上第一例开窗技术修复腹主动脉瘤的学者,就是亚洲地区的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Jae Hyung Park教授。1996年他的文章发表在J Vasc Interv Radiol杂志上。在Jae Hyung Park教授首次报道的两个病例中,第一例在直筒支架型血管上做一个开窗,用来保留粗大的肠系膜下动脉,而第二例在一分支支架型血管上做一开窗,用来保留一条低位的右肾动脉。此后,学界便相继有多篇文献发表,病例也越来...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让患者长期获益,开窗技术“且行且珍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让患者长期获益,开窗技术“且行且珍惜”.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