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二期梅毒皮肤组织超微结构的研究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13 05:46:30     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二期梅毒皮肤组织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本次选取30例二期梅毒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分析其皮肤组织超微结构,以协助诊断。结果 本次梅毒螺旋体检出24例,未检出的6例以斑丘疹、斑疹多见,常跖角化斑疹检查无异常。梅毒螺旋体于细胞间质存在,多吸附或靠近干细胞膜,梅毒螺旋体附于膜上,仍以螺旋状维持,压迫细胞膜转化为螺旋状凹痕,观察梅毒螺旋体头部特征,其细胞膜结构在系统破坏发生。梅毒螺旋体在严重坏死变性的组织部位,分布数量较多,且有杆棒状及弯曲的螺旋体片段可见,周围有中性白细胞粘附或趋化。可有少量梅毒螺旋体分布于胶原纤维,但各种细胞内尚未检出。结论 分析二期梅毒皮肤组织所具有的超微结构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参考条件,并方便治疗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二期梅毒;皮肤组织;超微结构;研究

梅毒属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由苍白螺旋体(密螺旋体属)感染导致,对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侵犯。目前尚未明确梅毒发病机制,分析二期梅毒在皮肤组织方面的特征,展开对超微结构的研究,对协助诊断,辅助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皮肤组织超微结构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二期梅毒患者30例作研究对象,男22例,女8例,年龄19~57岁,平均(28.2±1.6)岁。皮疹类型:扁平湿疣8例,斑疹4例,掌跖角化斑疹1例,斑丘疹5例,肥厚丘疹5例,豆状丘疹7例。患者血清TPHA试验及RPR试验均为阳性,实施HIV初筛试验,所得结果为阴性。

1.2方法 对手及背部、冠状沟、肛周、包皮、腹股沟、会阴、大阴唇等皮肤组织进行选取,以1%OsO4和2.5%戊二醛双固定,完成脱水操作,并用Epon812行包埋处理,实施超薄切片操作,应用铀-铅加以双重染色,透射电镜检查。

2 结果

观察显示,患者皮肤真皮、表皮有炎症改变发生,且扁平湿疣病情较重,斑疹较轻。基底细胞层有炎性细胞大量浸润,也有少量炎性细胞侵及颗粒层、棘细胞层,浸润细胞以浆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为主,偶见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吞噬细胞。浆细胞数量在扁平湿疣中较多[2]。于基底细胞层聚集的中性白细胞,有特殊的哑铃型或球型,形态各异。对浆细胞内粗面进行观察,有内质网扩张存在,有核糖体分布其中。分析巨噬细胞特征,有大量的溶酶体于胞质中分布。表皮细胞核碎裂,固缩,于细胞质中分布的线粒体...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二期梅毒皮肤组织超微结构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二期梅毒皮肤组织超微结构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