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钱钟书对陈寅恪“以诗证史”的批评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4 18:07:54     阅读:

胡晓明先生在《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一文中曾指出钱钟书和陈寅恪代表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简而言之,陈注重诗歌的背景和历史学意义,而钱钟书注重诗歌的纯美学价值。在1958年出版的《宋诗选注》中,钱钟书对1951年初版的《元白诗歌笺证稿》进行了间接批评。钱钟书认为,史料的优势在于把事情'叙述得比较详细“,但诗歌'更集中,更具体,更鲜明,产生了又强烈又深永的效果“,假如诗歌'缺乏这种艺术特性,只是枯燥粗糙的平铺直叙,那么,虽然它在内容上有史实的根据,或者竟可以补历史记录的缺漏,它也只是押韵的文件··因此,‘诗史’的看法是个一偏之见“。接下来,钱钟书进一步强调,'文学创作的真实不等于历史考订的真实“,他说:'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喪失了谨严··所谓穿凿附会;而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的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

在这里,钱钟书说明,文学因其测度和不拘泥于表面的真实而能到达更高明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对文学的本质的一种有洞见的评价,也在不经意中,把文学放到了史学之上。但是,陈寅恪也绝非像钱钟书讥讽的那样迂腐到混淆诗歌和史学的区别。他在《元白诗歌笺证稿》第一章就明言:'··文人赋咏,本非史家纪述。故有意无意间逐渐附会修饰,历时既久,益复曼衍滋繁,遂成极富兴趣之物语小说,如乐史所编著之《太真外传》是也。“然而陈氏的方法,在于把古诗作为一种而非唯一的史料加以批判使用,并参以其他材料辩正。在《长恨歌》中,陈寅恪由'春寒赐浴华清池,华清水滑洗凝脂“一句看到的是唐代'温汤疗疾之风气“,并进一步依据其他史料指出本风气'本盛行于北朝贵族间“,又由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中'我自秦来君莫问,骊山渭水如荒村“看出'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凋弊。这种诗史互证和拓宽史料来源的尝试,对于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史研究是不无助益的,因为日常生活细节未必会记录在官修史书和档案中。

另外,陈寅恪也从史家角度,对诗家和小说家言进行批评。陈鸿《长恨歌传》记载:'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于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钱钟书对陈寅恪“以诗证史”的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钱钟书对陈寅恪“以诗证史”的批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