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范文 > 内容

课程与教学的动静交构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4-02 06:50:59     阅读:


  【摘要】课程、教学都是教育学领域重要的分支,而前人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两者各自独立、一者包括另一者,并且,直到现在两者的准确关系仍无定论,本文从课程的静态层面和教学的动态层面展开论述,试图厘清两者的关系,以促进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课程 教学 动静交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098-02
  前人对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主要从内涵出发,即两者内涵是各自独立的(赫尔巴特 1989,夸美纽斯 1999,杜威 1902,博比特 1918,史国雅 1984),还是一者包括另一者(泰勒 1949, 布鲁纳 1973)。而本文大胆创新,从两者的动静层面入手探讨两者的关系。纵观课程的发展历史,国内外教育家(saylor,J.G & Alexander 1974,H.Spencer,J.G.Saylor 1974,Shepherd 1998,吕达 1994,黄甫全 1996)主要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教育内容,更细化地说是学校里对学生有影响的静态教育内容,如教材、教学大纲等。从教学的发展来看,现代生成性学者代表(Carolyn Edwards & Lella Gandini & George Forman 1998,李文阁 2000,辛继湘 2003,郭元祥 2005)指出教学要注重过程中学生动态的自主学习与生成。如给予学生较大的空间去讲解所学内容、打破常规地思考与提问、去预设所学的重难点。由此可见,两者各自特点不同,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课程的静态层面
  课程的静就像一幅画的背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感。本文对课程的静采用saylor,J.G & Alexander(1974)的定义,即'静态的教材“。拿实际教育中的例子来说吧,当一个新入职的教师要开始自己的第一堂课前,他首先要了解课程的静态层面,包括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对象。接下来,在撰写教学设计时,他会把静态层面(学习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學方法、教学过程)充分落实其中,切实考虑到静态的方方面面,以实现静态的课程目标。
  二、教学的动态层面
  教学的动就像一幅画的主体色,给人一种灵动感。本文对教学的动采用Loris Malaguzzi(1980)的定义,即'在动态的师生互动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求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及时判断与不断调整,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课程的教学形态。“教师在考虑了静态层面之后,便会结合教学的动来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及时修改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把学生的动态反...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课程与教学的动静交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课程与教学的动静交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