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模版 > 内容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生物学试题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07 04:05:33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7年10月2日卡罗琳斯卡研究所的诺贝尔大会决定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三人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他们在果蝇体内分离出一个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夜间积聚在细胞中的蛋白质(PER蛋白),然后在白天降解,随后,他们发现了这个机制能影响其他蛋白质组分。生物钟就是靠着这种机制影响着其他多细胞生物(包括人类)。

一、什么是'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即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随之建立了有规律的昼夜周期,睡眠和醒觉节律就是一例。

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昼夜之间有周期性变化。人的体温早晨稍低,白天逐渐上升,到黄昏又高一些。新陈代谢活动,白天分解过程旺盛,晚间则同化过程增强。白天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夜晚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体的肾上腺素含量在白天某一时刻达到一定水平,然后逐渐下降,12小时后再度上升。这些生理变化,一天之中的波动范围是恒定的,周期和时钟相似,又称生物钟。

二、发现昼夜节律机制的简要过程

1984年,洛克菲勒大学迈克尔>杨以及布兰戴斯大学的杰弗理>霍尔和迈克尔>罗斯巴殊团队先后独立地成功克隆了per基因。自此,科学家们开始逐步揭开昼夜节律的神秘面纱。霍尔和罗斯巴殊的团队随后发现per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通过抑制自身的表达而产生周期约24小时的表达节律。而杨的实验室则对7000多个果蝇突变株进行分析,在1994年发现了另一个核心生物钟基因Timeless(tim)。 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TIM蛋白,与PER蛋白之间有着重要的相互作用。后来,霍尔、罗斯巴殊与杨进行合作,获得了更多关于生物钟分子调节机制的关键信息。他们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分离出控制生物钟的基因。

三、昼夜节律的机制

在转录因子激活下,per与tim基因不断表达。而随着它们的表达产物PER和TIM蛋白的增多,这两种蛋白结合成异二聚体,在夜间进入细胞核,抑制转录因子转录活性,从而抑制per与tim自身的转录。而随着PER和TIM的降解,转录因子的激活功能在黎明时得以恢复,激活per和tim进入新的表达周期。

从真菌到昆...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生物学试题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生物学试题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