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讲话稿范文 > 内容

碉楼:一个时代的侨乡历史文化缩影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0 06:03:31     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山和开平碉楼之比较分析,认为中山碉楼具有分布集中、格局合理、结构简单、形式多样、中西合璧、文化多元、小巧玲珑、朴素实用的特点。碉楼既是一种建筑文化,也是一个地区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中山碉楼既有承袭中原文化,吸纳邻近地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痕迹,又有保持本土文化特点的品质。它集中地折射出中山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积淀着中山的文化思想和民俗风情。

[关键词]中山 碉楼 碉楼文化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5-0150-06

中国碉楼产生的年代,上溯当追汉唐。① 西方的碉楼亦可回望到10世纪至12世纪欧洲教堂兴建的塔楼。②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碉楼集中出现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侨乡,则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特别是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五邑(新会、开平、恩平、台山、鹤山)和中山县(中山、珠海、澳门)等著名的侨乡,其碉楼的数量、规模、结构、功能、风格、特征等,在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地区可以与之媲美。

侨乡的碉楼和碉楼文化,因时势变迁而成历史,但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中渐渐凸显出来。近年来,一些热心于侨史和侨乡文化的专家学者,开始了碉楼文化研究之旅,③ 而五邑中的开平碉楼和碉楼文化,更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评审人员的视野。但遗憾的是,同样曾经拥有数以千计碉楼的中山市,其丰富的碉楼文化资源,不仅没有受到社会各界应有的关注,相反,今日硕果仅存的几百座碉楼在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之下,时刻都有被破坏和被毁灭的危险。

从总体上看,中山碉楼在数量、规模、结构、功能、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等方面虽然没有五邑碉楼那样集中和突出,但它同样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像五邑侨乡碉楼文化那样,中山碉楼也是侨乡历史的一种记忆,是华侨历史文化的一朵奇葩。如今,历史尘埃已经落定,散布在都市和乡村中的碉楼,经历了动荡年代的风风雨雨后,依然丰姿绰约,楚楚动人。在当今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浪潮中,侨乡中山、珠海等地的碉楼所蕴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更加凸显出来。

一、历史与现状:中山碉楼文化的生态分析

中山地区何时出现碉楼,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规模高密度地兴建碉楼,是在清末民国年间。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受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华侨汇款等因素的刺激,商品经济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中外贸易也比过去显得更加活跃。尤其是宁...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碉楼:一个时代的侨乡历史文化缩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碉楼:一个时代的侨乡历史文化缩影.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