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考试试卷 > 内容

村干部,本乡本土为啥还“走读”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30 09:06:37     阅读:

不同地区对村干部“走读”的界定有所不同:有的将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的现象定义为“走读”;有的将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且影响工作的才叫“走读”。各地统计口径不一致,但村干部“走读”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村干部基本上来自本村本土,他们为什么也“走读”?

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训国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干部不乏聪明人、能人,得风气之先,往往最先向城市流动,“人往高处走,不能简单地将‘走读’归咎于村干部。”

陕西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朱峰指出,随着城镇化发展,部分村干部在城区购买了住房,工作圈、生活圈向城镇转移。而城乡交通的便捷和现代通信的发达,又缩短了城乡之间、镇村之间的时空距离,为“走读”提供了便利条件。

待遇较低是部分村干部“走读”的原因之一。江西、黑龙江等省的村主要干部每月补贴平均为1000元左右。黑龍江宾县胜利镇山后村会计叶铁民说:“指着这点钱,连人情往来都不宽绰。”除了自家地,他又承包了60多亩。为了孩子上学,他也和几十户村民一起搬到了镇上居住。

“村干部为了寻找新的收入来源,能提供更多务工或经商机会的城镇成为居住、生活的首选。”江西省委组织部农村基层组织处调研员盛茵认为,而对于一些有经济头脑和自己产业的村干部,居住在城镇便于协调项目、资金,有利于自身发展。

事实上,“走读”背后关联的是履职状态,关键是村“两委”能不能发挥作用,村里的大事小情有没有人管。

从政权体系讲,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前沿阵地,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治理效能。周训国说:“如果村干部经常不在村里,乡镇干部靠谁摸清村情?缺乏村干部这一层次,政令在基层的畅通可能就受到影响,民意也得不到畅通。长期蓄积,可能影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据搜狐网 王斌来/文)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村干部,本乡本土为啥还“走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村干部,本乡本土为啥还“走读”.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