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  不忘初心主题调研报告 > 内容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0-10 04:05:02     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科学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特点是高血糖,伴随着因胰岛素分泌或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医学的发展及对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遗传和治疗等方面大量观察资料的积累,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本文通过结合笔者多年糖尿病工作经验,探讨了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糖尿病人;抑郁;心理护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10近十年来,中、外学者认为,糖尿病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都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可对抗胰岛素从而使血糖增高人的胰岛素不足,血糖就会升高。严重时会导致酮症酸中毒。[1]相反,当情绪紧张消除或使糖尿病患者感到安全和满足时,血糖降低,胰岛素需要量也减少,因此糖尿病患者保持思想乐观、情绪稳定,对血糖控制是有利的。据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中31%~33%伴有抑郁情绪。其中,11%~33%为重度抑郁症,导致患者血糖控制欠佳,病情加重甚至自残。抑郁症患者比非抑郁症患者的糖尿病症状更加明显.糖尿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四肢麻木疼痛、颤抖、视力模糊、疲劳和嗜睡均与抑郁相关。抑郁症不仅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依从性差,还增加了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糖尿病合并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加重。在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和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就包括心理治疗。糖尿病患者在积极地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情绪和压力的调整,家属也应该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

心理学上的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每个人都有一些性格特征,其中有积极的,消极的。同样,糖尿病患者在得病后也表现两种心理性格的变化。一种是积极乐观的心理性格,这种病人性格开朗,乐观爽快,患糖尿病后思想上既不掉以轻心,也不过分紧张,对疾病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对治好疾病有充分信心,情绪安定平稳。即使出现了并发症也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因而病情容易好转。相反,另一则是消极的心理性格表现,这种病人表现在:

1.忧思过度。...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疏导的必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疏导的必要性.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