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银行 > 内容

詹辉光:见证印后十年变迁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2-08 04:19:25     阅读:


  走过十年看变化:印业随经济腾飞
  詹辉光一开始进入印刷行业,就加入了台湾宝隆洋行(后来被海德堡收购)。3年后,业绩出众的詹辉光被升迁至新加坡亚太总部负责亚太印后市场。2004年,詹辉光受公司重托前往中国执掌印后设备部总经理。詹辉光告诉记者,当时看准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海德堡决定要在中国青浦投资建厂,除胶印机外还生产折页机、波拉刀等印后设备。印后总经理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协助设厂,另一方面是推广中国印后业务。就这样,詹辉光在上海走马上任。一晃10年,上海的发展脚步从未稍停,目前已经成为与伦敦、东京、巴黎等比肩的国际大都市。对于能够亲眼见证中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他感到非常荣幸。
  而身处中国印刷业,詹辉光同样也见证并亲历了其巨大的变迁。詹辉光感慨地说,从1996年刚入行时到现在的近20年中,中国印后仿佛是从原始时代进入了摩登时代。'我在20世纪90年代刚刚接触中国市场的时候,万万没想到中国市场生产产值会有这么大的提升;印刷装备会变得自动化程度这么高,我们许多客户从拥有单台设备到如今拥有数十台的自动化印刷设备。如今,国内许多印刷企业的设施设备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从人力走向机器:自动化应对用工难
  詹辉光回忆道,10年前,他刚到上海的时候,印后在中国正起步。那个时期,由于印刷行业进入门槛低,赚钱相对容易,而且人工成本低,企业对设备的高效、自动化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当时虽然也有一些基本的自动化设备,当大量的印后活儿主要靠人工完成。
  而10年后的今天,整个大环境已今非昔比:印刷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印刷工价越来越低,而原材料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人工成本大幅上升,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日益突出。10年前还能看到工厂大门外有大批人来找工作,等着招聘。而现在工厂的老板想尽办法招工,尤其是技术工人。
  '我从来没想过这个有着接近14亿人口的国家,到今天,与所有客户聊天的时候,他们最大的困扰居然是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詹辉光告诉记者,'我很惊讶,在两三年间,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居然会这么大:从劳动力充沛的市场,变成用工难、招工难这么一个产业结构。当然这个现象的产生并不是意外,这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常态,关键是怎么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开始意识到设备自动化的重要性。而在整个印刷流程中,印后是用工数量最多的环节,也是自动化程度相对较弱的环节...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詹辉光:见证印后十年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詹辉光:见证印后十年变迁.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