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税务 > 内容

对涂尔干学校道德教育理论实现的借鉴与超越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12 00:10:26     阅读:

涂尔干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对社会的认同感、自律性等三个方面着手,按照其思路,学校道德教育的实现要依赖学科教育渗透纪律意识、加强合作学习、惩戒的恰当使用及塑造教师道德楷模等途径实现。但行为的道德性要求与行动者意志自主性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因此,针对这一矛盾,结合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道德教育的内在型转变须在师生共同成长、加强社会实践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中实现。

涂尔干 学校道德教育理论 借鉴 超越

一、涂尔干学校道德教育理论的内容

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人将特定社会所认可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切实履行这些规范。涂尔干对道德社会化的理解包括:道德由社会成员共享的价值构成,青年人社会化过程是他们理解并内化社会标准的过程,增强个人对分享价值所承担的义务。对于道德社会化的路径,涂尔干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纪律意识的培养

道德的功能旨在确定和固定行为,消除个体的随意性,以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作为涂尔干学校道德教育理论的首要因素,纪律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在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做出相似的举止行为,以形成道德规范所期望的道德习惯。涂尔干认为:'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纪律意味着在确定的条件下重复行为。不过,倘若没有权威,没有一种能够起到规定作用的权威,纪律就不会出现。“[1]学校道德教育首先在于通过纪律树立道德规范的权威性,让学生遵从道德权威,习惯道德规范的约束。

2.对社会群体的认同

社会群体是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环境和实现社会化的最基本条件。家庭、同辈群体、邻里组成的社区是青少年学生生活的基本社会群体,特别是学校提供的同辈群体,把学生和社会直接联接起来。涂尔干认为:'除了由个人的联合所形成的群体即社会,就不再有任何外在于或超越于个人的东西了。于是,道德目标也就是那些以社会为对象的目标。“[1]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青少年学生对群体或社会的依恋和认同,增强其群体责任感。

3.主体自律性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人会主动地认识、控制、改造社会。因此,要形成合乎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仅依靠遵守纪律和效忠社会群体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需要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为何这样做、为何不能那样做等。只有这样,道德才能由个人的持守变成个人的态度...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对涂尔干学校道德教育理论实现的借鉴与超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对涂尔干学校道德教育理论实现的借鉴与超越.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