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审计 > 内容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3-04-08 16:50:03     阅读:

王为喆

(黑龙江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由三部分风险要素构成,分别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根据对审计风险模型的诠释可知,审计风险的高低同时受到企业和审计人员两方面的影响。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工作的执行提供了方向指引,确保审计工作目标明确、计划合理、评估适当、证据可靠、意见具备参考价值。同时,审计风险模型应是与时俱进的。如果没有适合实际情况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人员就不能识别风险成因,无法合理地评估审计风险。这会使审计工作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审计计划制定困难,无法对各个项目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执行的审计程序没有针对性,更无法得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出具有效的审计意见,导致审计失败。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分析如何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更新与优化,是大数据审计风险成因探究的前提。

在当前大数据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审计人员都受到大数据技术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企业致力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将传统的纸质凭证转化为虚拟的电子信息,对审计对象的质量和审计方式产生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开始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审计对象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本文对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优化,加入了第四个独立风险要素'大数据技术“,重新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风险模型。同时,重大错报风险还可以再次分解为固定风险和控制风险,二者性质不同,所导致的风险不同,因此,本文对大数据审计风险模型再构建。提出了'审计风险=固定风险×控制风险×大数据技术风险×检查风险“的优化建议。

本文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数据技术风险和检查风险4个风险要素的角度出发,分析探究审计风险的具体成因。

(一)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企业发生错账的固有可能性。大数据对企业错账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业务总量的规模扩大,其影响的是企业错账的'量“;
二是错账的发生更加隐蔽,其影响的是企业错账的'质“。

1.大数据商业模式导致业务量增加

随着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增加,企业的运营方式与业务规模都产生了变化,逐渐形成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营销模式。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展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现上下游供应链云端互联,企业的市场规模扩大、经营效率提高,扩大了企业的业务体量...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及其应对措施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及其应对措施探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