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审计 > 内容

那些关于机床行业的历史记忆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19-12-29 16:24:48     阅读:


  进入新时代,机床工具行业的新目标、新征程,面对着体制机制、人员结构、技术储备、发展模式等更多的困难。
  建国后30年行业发展史
  建国后三十年中,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以'十八罗汉“骨干机床企业为主的金属加工机床体系;以哈量、哈一工、成量、上工等一批骨干企业为主的量刃具企业体系;以一、二、三、四砂轮厂等为骨干的磨料磨具行业体系;以青岛铸造、保定铸造等为骨干的铸造机械体系;以及以北京机床研究所等'一类“研究所、骨干机床厂的技术研发中心为'二类所“为主的面向分行业的研发体系,真正发挥了有装备工业'总工艺师“之称的工作母机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承担了基础性担当。这里可以用四个案例说明。
  第一,精密机床会战。精密机床是国家的战略资源,1958年国务院成立了'六人领导小组“,领导精密机床研发及产业化的工程,总共花了2亿美元。从1958到1963年,五年中我国研发成功了五六十个新品种,有的还实现了产业化,比如高精度齿轮磨床、螺纹磨床、丝锥磨床、剃齿刀磨床、高精度外圆镜面磨床等,而且可以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机床工具行业的研发及技术水平。当时我国的精密机床水平与日本基本相当,总的品种数量也比日本多,只有少数品种不及日本三井精机。机床行业还涌现出两个'明珠“,即上海机床厂及昆明机床厂。
  第二个案例是装备二汽10万辆能力的5吨卡车,有些是军用的。1970年前后,为打破国外封锁、研发一批新装备,我国动员了全体的机床工具企业,仅用数年时间,就为二汽提供了369种7664台高效、专用、专门化的机床设备,包括34条组合机床自动线、6条回转体自动线,又一次大大地提高了机床工业的整体水平,原一机部及国务院的领导称之为'聚宝“。
  第三个案例为'三线“建设。1964年开始,中央决定组织骨干机床工具企业,采用老厂分迁和对口包建的办法,在中西部地区新建了33个工厂。当时的口号是'好人好马上三线“,要把机床工具企业的主要'精华“迁移到三线地区,使东、中、西部机床工具行业的体系合理分布,协同发展。如当时上机迁建秦川与汉江机床厂南京机床厂包建成都的宁江机床厂沈一机包建的天水星火机床厂等,今天都牢固地屹立在西部地区。
  第四个案例。为了提高机床企业的工艺水平,全行业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研制了机床行业的八大关键零部件加工用母机,其精度比普通产品要高一个数量级,即床身导轨、主轴箱(含走刀箱)、主轴(包括主轴...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那些关于机床行业的历史记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那些关于机床行业的历史记忆.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