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自查报告 > 内容

我国水稻立枯病研究进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01 04:22:12     阅读:

摘要 水稻立枯病是寒地水稻苗期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水稻生产,并且防治困难。为了摸清水稻立枯病的发生特点并获得最佳防治策略,本文主要从水稻立枯病的发生特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防治技术3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水稻立枯病抗病机理做了简要的阐述,同时对水稻抗病分子育种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为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发生特点;分离鉴定;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121-02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与国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水稻立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水稻旱育秧田苗期都会发生立枯病,不同年份发病程度可能会有不同,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高达60%以上,导致死苗、缺苗,阻碍水稻的生产[1-3]。因此,了解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特点,掌握导致立枯病发病的病原菌,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治水稻立枯病,提高水稻苗期对立枯病的抗性,为实现我国水稻的高产、丰产和稳产提供保障。

1 发生特点

水稻立枯病受病原菌、温度、土壤酸碱程度及播种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温度过低、播种密度大等会加重水稻立枯病的发生[4-6]。不同因素导致的水稻立枯病其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水稻立枯病一般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原性立枯病[3-6]。

1.1 生理性立枯病

生理性立枯病也称青枯病,主要是由于不良的外界条件和不当的管理措施导致秧苗水分丢失过多失调所引起的。一般该病发生在3叶以后,发病初期植株变化不大,叶片呈暗绿色,中午会出现打卷,但早晚恢复,后期直接萎蔫死亡。该病发展迅速,1~2 d内就会大面积发生,导致秧苗大片枯死。死苗后由于没有病菌侵入,植株的茎基部不会腐烂,拔出时会连根拔起,而不折断[4-7]。

1.2 病原性立枯病

病原性立枯病是一类由寄生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也是一种土傳性病害,病原菌一般能在土壤、种子或者病残体上越冬[8]。寄生在植株上的病原菌种类不同也会导致发病时间不同。根据发病时期的不同,病原性立枯病可以分为芽腐、基(针)腐和黄枯3种类型。①芽腐:主要发生在出土前或者刚出土时,种子(芽根)变褐色并且有霉状物,带病的小芽先是出现扭曲最后腐烂死亡。②基(针)腐:主要发生在立针后、二叶期之前的幼苗时期,基部腐烂变褐色,茎基部...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我国水稻立枯病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我国水稻立枯病研究进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