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内容

“扎针风波”中的乌鲁木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3-27 04:06:39     阅读:

因为扎针案件的相关信息未能及时公开,一场由恐慌引发的游行,暴露了'7>5“事件后,乌鲁木齐汉、维族群间脆弱的互信和微妙的共处局面。

谣言中的城市

一个让人恐惧的消息,8月20日前后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有人用注射器在乌鲁木齐各个公共场合扎人,注射器里可能有艾滋病人的血液。

在当地汉族人的口中,这是'7>5“事件后某些维族人针对汉族人的另一种恐怖袭击。有人说见到装扮时髦的维族女性,让身边的孩子拿针筒扎人。扎针恐慌同样在维吾尔族社会广泛流传,但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有人说看到戴着头巾扎针的维族妇女被抓获后,揭开头巾一看却是汉族人。

'7>5“事件后,乌鲁木齐街头品尝新鲜上市葡萄的市民。

乌鲁木齐记者徐靳(化名),一开始并没有特别惊慌,职业本能让他质疑这些找不到消息源的信息。但到了8月28日和29日,接连两条政府群发的短信,让情况发生转折。徐靳看到的短信内容大致为:近日公安在公共场合查获一起不法分子以注射器扎人的案件,请市民们提高警惕。

此后接连几天,报社的热线电话不断接到市民举报,称公交车上、菜场里、马路上有人被扎伤。记者们并没有一一追踪这些线索,自治区政府发完短信后,再也没有公开谈论此事,媒体不清楚政府的态度,不敢轻易报道。

3天后的9月1日,正逢暑期结束后的开学日。第十八届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乌洽会)同日开幕。

在当地媒体轰炸式的报道中,乌洽会被称为'我国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区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经贸盛会“。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7>5“事件后,市场陡然萧条的乌鲁木齐,对这个展会寄予厚望。当地媒体被指定拿出重要版面、主力记者进行报道。警察对展厅附近道路实现交通管制,以保证参展车辆'顺利驶入“。

看似平静的市面下,各种版本的扎针事件流传于饭桌上、办公室里。在这些流言里,针筒里的不明液体从艾滋病血发展成为乙肝病毒、硫酸、氰化钾、炭疽杆菌··受害对象不再是单个,而是一个学校的15名儿童。

《新疆经济报》记者海来特>尼亚孜介绍,一位汉族朋友在饭桌聊天时告诉他,现在有人针管里装有炭疽,扎到胳膊就胳膊没...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扎针风波”中的乌鲁木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扎针风波”中的乌鲁木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