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月工作计划 > 内容

流散文化身份与世界性写作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4 15:02:52     阅读:

一、引言

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流散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流散文学。后殖民理论家爱德华>赛义德、阿里夫>德里克、霍米>巴巴等人或以亲身的流散经历来关注流散现象及流散写作,或者通过分析一些流亡作家的文学文本介入了对流散写作的考察和研究,(1)使流散文学成为后殖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从词源上讲,流散(diaspora)一词出自希腊语,原用来描述犹太人的大规模迁徙和流离失所。在当代语境下,流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多指由于移民潮或人口迁徙而处于的一种流动或分散的状态。当这些处于流散状态下的人从事文学创作时便形成流散文学和流散作家。与移入国和移出国的作家相比,他们具有不同的视角,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多重文化身份,从事着不同的文学创作,海外华人文学便属于这一创作范畴。可以说,海外华人文学已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补充。面对现代化发展趋势,全球化语境中的海外华人文学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主要来自于中华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碰撞融汇中所表现出的丰富内涵和极其旺盛的生命力。(2)以木心为代表的流散作家或海外华人作家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和创作方式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姗姗来迟,毕竟还是来了。“相较于其他流散作家或海外华人作家,木心在内地的接受较晚。二○○六年之前,木心对于内地的文学批评界还是'陌生“的。'木心在内地还只是出版现象,而非文学现象。“(3)然而,正是这位'陌生“作家的散文作品早已在美国同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同被选入《美国文学史教程》。现如今,距木心在内地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六)已过近十年。在这近十年中,内地学者对木心及其作品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他独特的人生经历、鲜明的创作特点、跨文化的视角、流散的文化身份以及那些流淌在作品中历久弥新的睿智思想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吸引着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这位作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严格意义上来说,木心的创作生涯可追溯到'文革“时期。'文革“前期自编而成的二十余部书稿在'文革“中都付之一炬,未曾面世。一九八二年,木心移居纽约,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鼎盛期。一九八二年至二○○六年,木心在台湾和美国华语报刊上陆续发表了大量作品,并引起了海外华人的极大关注。二○○六年木心应邀返回乌镇,并在二○○六年至二○一一年间,在内地出版...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流散文化身份与世界性写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流散文化身份与世界性写作.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