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销售工作计划 > 内容

从碑刻看清至民国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秩序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23 06:05:34     阅读:

摘要:作为具昏长久保存价值的碑刻,在清水江下游苗侗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管理中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功能。通过对路桥井渡、学校教育、祠堂宗族、寺观庙宇等功德碑和官府告示、乡舰民约等示禁碑的分析,考察清至民国清水江下游苗侗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同时讨论该地区以民众群体、地方精荚、社会组织和国家等的主要社会力量是怎样通过各种管理方式来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清水江下游;社会秩序;碑刻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2-0046-11

作为以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贵州清水江下游地区自清代雍正年间开辟'新疆“以来,木材贸易日盛,与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越加频繁,社会结构渐趋嬗变。受到王朝国家政权的直接管辖,以及汉民族文化的浸润濡化,其旧有之社会秩序及社会管理,亦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主动采用'他者“的社会管理方式与文化符号而重塑本土社会秩序之构造,乃边圉之地在'王化“进程中常见之现象。清水江下游地区自清代以降大兴刊碑之风,即是这一进程极其重要的表现之。

碑刻,即在碑碣、石壁上刻写、雕镌有文字、图案或宗教造像等,赋予其文化信息的石质载体谓之碑刻,或称'石刻“。利用碑刻作为社会秩序管理的载体,正是因为碑刻能够较为久远地保存,因而成为立石树德、晓谕公众之首选。本文拟通过对清代至民国时期清水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碑刻文献的解读,讨论这一地区国家与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秩序变动中是如何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以及对这一地区维护社会秩序的各种社会力量所发挥的作用,力图重现这一历史进程中王朝国家、地方势力乃至普通民众在实施社会管理中展现出来的社会秩序的特征,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与推动。

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碑刻数量众多,目前为止,仅天柱县笔者就已经收集到了269通。对已经收集到的碑刻文献行社会秩序的功能分类,则大致上可以分为功德碑和示禁碑两大类型。

一、'勒石树德“:功德碑所见社会秩序的管理

功德碑,指的是记录各种人群施善兴德、造福社会行为的碑刻类型。这一类型的碑刻,因其所涉内容,可以大致分为路桥井渡、学校教育、祠堂宗族、寺观庙宇等几类。

(一)路桥井渡

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下游地区有大量的功德碑都是有关路桥井渡的修造的,这也与路桥井渡设施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地位相符。

道路的修建,...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从碑刻看清至民国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秩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从碑刻看清至民国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秩序.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