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分类 > 内容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2-15 06:53:06     阅读:


  【摘 要】 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在信息系统和集疏运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上海港在信息平台建设、航道治理、码头泊位及锚地靠泊能力等方面有待改进,认为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基础设施;信息化;集疏运体系;泊位;锚地
  
  0 引言
  自1996年1月国务院正式宣布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来,上海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外高桥港区拥有16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和4个支线集装箱泊位,2009年集装箱吞吐量达万TEU,再次位居国内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之首;洋山深水港区3期第2阶段工程完成,共建成16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配置60台大型集装箱桥吊,港区总面积达到8 km2,设计年吞吐能力达930万TEU,200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85万TEU;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已完成,长江口航道水深达到 12.5 m,上海'江海联运“的优势得以进一步扩大。目前,上海港是世界第1大货运港和世界第2大集装箱港,也是东北亚地区集装箱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
  虽然上海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集装箱码头的规模、设施、效率、服务、航线密度均为世界一流,但在公共信息服务和集疏运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1 上海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系统
  (1)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仍是空白 上海港至今尚未建成全面覆盖有关单位、实现港航信息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上海口岸的海关、国检、边防、海事等管理部门以及上港集团各自建有口岸信息系统,但各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货主、船舶所有人等单位需要'同单4报“,而且需要投资建立4套与以上各管理部门相对应的计算机程序,造成重复投资和重复报关报检。
  (2)报关报检'双轨制“问题 从2007年上海海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通关无纸化改革试点以来,在快速通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这一试点只针对部分关区和重点企业,并不涵盖所有关区和企业。目前相关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程序都已成熟,完全有条件全面施行无纸化通关,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保留书面文件造成'双轨制“,无疑是对人力物力的浪费。
  (3)长江内支线船舶和集装箱实时信息查询系统有待改善 长江内支线集装箱运输的代理统一由上港集团物流公司负责,运输环节信息也由该公司集中发布。由于信息系统覆盖不全面,信息更新不及时,实时信息无法查询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造成集装箱干线船舶...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