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方案 > 内容

针药并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6-15 04:27:47     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针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36例,采用针药并治的方法,针灸遵调补冲任、温经散寒为宗旨,配合温经化瘀、散寒利湿主方少腹逐瘀汤。结果:总有效率为97.2%。结论:此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针灸中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144

资料与方法

该组病例均为门诊随机采集,选取符合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36例,并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确定为原发性痛经。年龄14~38岁,病程5个月~8年。

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疼痛常呈痉挛性,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冷汗淋漓,月经推后量少。经血颜色暗有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取穴:中极、水道、命门、阴陵泉、三阴交。中极直刺,进针25~40mm,施提插补法,使针感传至外阴部为佳;水道直刺,进针25mm左右,施提插平补平泻法;命门沿棘突向上斜刺,进针25~40mm,施捻转补法;以上三穴均可在针刺的同时于针柄施灸,留针30分钟。阴陵泉直刺25~40mm,施捻转补法;三阴交直刺25mm左右,施捻转泻法。1次/日,于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中药内服:以温经化瘀,散寒利湿为治则。基本用药:小茴香、干姜、元胡、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等。1剂/日,水煎服,早晚2次分服。于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服药,连续服5天,连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制订。①治愈:服药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②显效:服药后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消失或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③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④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结果

治疗前后下腹疼痛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治疗后伴随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如表2所示,治疗后腰部酸痛、恶心呕吐、肛门坠胀等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

例1:患者,女,37岁,15岁月经来潮。诉2年前因经期冒雨涉水后出现痛经,此后每于经前2、3天及经期即出现小腹冷痛,连及腰背,经量少伴血块。就诊时还有3天来潮,小腹隐痛,畏寒肢冷,舌黯苔白腻,脉沉...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针药并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针药并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