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内容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块教学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2 12:01:42     阅读:

摘 要: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将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反映着认知与意义关系,对词语由字面意义到习语意义的发展变化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将此二理论运用于词块教学,可变对词块的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意象图式 事件域认知模型 词块教学

1.引言

人们对词块教学很困惑,费了好大力气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运用正确的理论工具。

2.现代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

2.1意向图式理论

国外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意象图式是人类认知事物的基本方式之一,这种认知模式对语义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Lakoff & Johnson,1980; Langacker,1987)[1]。

意向图式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展示出了意义的体验观。

意象图式是我们的感知相互作用和运动中产生的反复出现的动态模式,使我们的经验有连贯和结构(Johnson,1987)[2]。

Saeed认为意象图式是初始层次上的认知结构,是人在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简单的认知结构包括路径、容器等。意象图式是隐喻下面一种更为基本的而且更为原始的认知结构层次,它将我们无数次类似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语言表达这样的更高层次上的认知域连接起来[3]。

没有意象图式,人们就不能理解和表达经验,就不能把不同的经验域联系起来。所以图式给人的经验以完整结构,赋予词语以意义(Morinoto,2007)[4]。

Morinoto 和Loewen认为意象图式对二语词汇习得具有如下促进作用:

(1)高效性。

(2)借助意向图式,学习者可更好地掌握词义的内部结构。

(3)学习者可以不再仅依靠二语词汇与母语词汇之间的对应关系去学习二语词汇。

(4)有助于学习者对单词进行'深层次的加工“ 。

人类的理解和推理是借助意象图式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意象图式交织起来构成了经验网络,从而也就形成了语义网络。既然意象图式规定并制约了人类的理解和推理,那么语言中意义的形成就可以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加以描述和解析(王寅,2005)[5]。

2.2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

国内认知语言学家王寅提出了反映认知与意义关系的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为词汇变化、语义、句法等做出了系统解释。他认为,人们常以事件域为单位来体验和认知世界,并将其作为知识块存储于大脑中,这也符...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块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块教学.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