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课下载 >  党课讲稿 > 内容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校园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1-07 04:19:00     阅读:


  摘 要:校园一卡通是智慧校园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最近两年,基于NFC技术的虚拟校园卡被开发和广泛应用。然而,在部分情况下虚拟校园卡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方式,可以使校园一卡通系统更加便捷,同时也能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词:虚拟校园卡;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3-0037-02
  0 引言
  校园一卡通在我国高校已有了近20年的发展历史,传统的实体卡在发展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卡片容易损伤、丢失,而补办校园卡需要一个挂失””重办的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无法借书,无法在校进餐,可谓是'寸步难行“。而虚拟校园卡几乎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相较于实体卡,虚拟卡的成本大大降低,卡片信息也能即时更新。然而,基于NFC技术的虚拟校园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像浴室这样的地方,手机无法使用,在一些证明身份的场合,虚拟卡也不如实体卡容易被接受。生物识别技术,则可以有效规避'用卡难“的问题,为校园卡虚拟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方向。
  1 校园卡发展历程及相关技术介绍
  1.1 校园卡的发展历程
  电子校园卡在我国高校校园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食堂卡、借书卡、学生卡多卡并立,系统相互独立,以接触式ID卡为载体。第二阶段:校园一卡通系统出现,校园卡的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卡片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大幅减少,这一阶段的校园卡大多基于非接触式的M1卡,IC卡。但是此时的一卡通仍处在开发阶段,功能仅限于身份认证和校内消费。第三阶段:校园一卡通的功能逐步增多,业务相互整合,基本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同时,校园卡的载体变得更加多元化,CPU卡,银行卡,基于NFC功能的手机都成为可行的对象,这些变革推动了智慧校园建设进程。
  1.2 RFID及NFC技术
  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原理是通过无线电产生的电磁场相互识别。NFC技术,即近场通信技术,是由RFID技术发展而来的一项技术,通过发送和接收短距离、高频率的无线电,实现电子设备间的信息交换。相较于RFID技术几十米的通信距离,NFC允许的通信距离较短,但是其能耗低、传送速率快。再者,NFC也是一种协议,安全性高于RFID。[1]
  目前,RFID和NFC技术已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RFID在仓储物流...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校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校园.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