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  行业调研报告 > 内容

在为时代抒写中不辱使命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28 04:04:36     阅读:

捧回长江韬奋奖奖杯,我又获得'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百感交集中,想起16年前拿过的韬奋新苗奖。那时,为鼓励新闻学子,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改革月报杂志社在全国新闻院系中评韬奋新苗奖。我幸运地获得一等奖,名单还上了《人民日报》。这是我大学时拿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的一个奖。老师在送别时对我说:'韬奋新苗奖与新闻界的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仅一字之差,希望你有一天把它改过来。“当时觉得有点儿玄,权当老师鼓励。要知道,我们是捧着长江奖和韬奋奖获得者的事迹读完新闻系的。我们都觉得这两个奖高不可攀,压根儿就不敢想。

但这一天真的来了。我发自内心地充满感激,感谢一路有领导、同事、师友相伴提携;发自内心地感到幸运,感谢时代给了我机遇,自己也幸运地抓住了机遇。

在作品追求中安放生命

我从北京领奖归来,报社领导在我们部门开了一个小型总结会。

南方日报社社长、第六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杨兴锋对我和同事说:'当记者,首先要立志,要有当名记者的抱负。“总编辑张东明也鼓励大家:'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用心去干。“两位领导是想以我获奖为例,寄望大家立志当名记者。热切的鼓励,让我有点不安。我知道,这次获得殊荣,有不少偶然的因素。但转念想,偶然获奖,也需有必然准备。回顾自己的从业经历,发现志向或者说理想的牵引确实对我影响很大””即便这种影响有时表现得并不明显,甚至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它在起作用。

还是从大学说起。1992年,我刚入新闻系不久,一位在新华社某分社工作的师兄,获得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老师在我们面前讲了一次又一次,让我们觉得很了不起。可以说,从入门开始,获奖情结、作品意识就在我们心里扎了根。

那时,还翻过《康德传》,作者阿尔森>古留加开宗明义:'哲学家一生的标志是他的著作,而他的著作中最激动人心的是他的思想。“我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作品,还是作品,多年以后,人们记住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的作品。这是安放职业生命的最佳去处。

于是,从实习开始,我就认真琢磨题目与稿件,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记得1995年我在人民日报实习时,写过一篇关于北京老字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魅力犹存的特稿,得到时任副总编辑李仁臣的高度赞扬。他在大样上写了一段很长的批语,大意是这样的:稿子出自实习生之手,相当难得,要开高稿酬。指导老师将大样复印了一份给我,让我激动了好几个晚上。这份珍贵的大样...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在为时代抒写中不辱使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在为时代抒写中不辱使命.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