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工商 > 内容

从法定端午节中看仪式传播模式的变迁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13 12:07:13     阅读:

【摘要】两千年来的端午节风俗和节日仪式在民间一直延续,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渐渐从人们生活和观念中淡去,这种古老的仪式传播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否还可以保存和延续?其自身的特点是什么?这些都是本文论述的内容。

【关键词】端午节 仪式传播 变迁

艾草飘摇,粽叶飘香,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节日””端午节如期而至。过去的两千多年里,我国的端午节民间习俗是以吃粽子、饮雄黄酒、门前插菖蒲、艾草,手戴五色线、胸前佩香囊、赠友人白扇等等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避邪解毒。回顾第一个法定端午节:在2008年端午节的这一天,除湖南的汩罗县和湖北的秭归等地照惯例举行了传统的纪念活动之外,湖南、河南、辽宁等地举办了大型端午诗会,将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与展现优秀传统、演绎民俗文化与倡导节日文明有机结合。端午节的风俗活动作为一种时历仪式,在其度过的漫长岁月中自身的仪式传播模式有了新的变化。

仪式(rite)的词义指进行典礼的形式,主要是宗教或祭祀仪式。'仪式“一词联系着信念,也有'分享“、'参与“、'合作“、'交往“等暗含之意①。仪式是一个庞大的话语体系,根据仪式被重复的间隙性特征和功能意义可将仪式分为时历仪式、过渡仪式和特殊仪式。时历仪式是每年差不多在相同的时间内都要进行的季节性仪式,如庙会仪式②。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就是一种典型的时历仪式。端午节气中的传统仪式的延续和变迁是文化需要的必然。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文化需要是社区生存和文化绵续所必须满足的条件“③。端午节发端于汉朝人们对于夏至时节天文物候的体验和理解,并随着岁时节日体系的完善,端午节地位陡增并最终取代夏至的节日地位。端午节地位的确定与当时六朝时期的南北节气的交汇以及南方的历史文化因素有关。夏至时节的楚越之地常以飞舟竞技和投食入江来祭祀水神,且在南北分立之前久已流传屈原被视为水神,因此祭祀水神的风俗就此融合,形成新的历史传说。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悼念屈原的活动和五月五日的节俗相结合是中国端午节转变升华的重要动力。历史文化因素与民众的时间生活交融在一起,从而造就了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文化需要依靠传统仪式传播作为工具,以使文化得到它自身的延续。文化促使了国家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加强和民族精神的凝聚。这种文化需要无论是在初民社会还是在今天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都使...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从法定端午节中看仪式传播模式的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从法定端午节中看仪式传播模式的变迁.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