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邮政 > 内容

近代江苏教育对“苏派教育”的照映和馈赠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5 09:14:20     阅读:

一、考察近代江苏教育的学理说明

自魏源与林则徐在镇江会面,述及世界诸国大事,提出'师夷长技“以后,江苏'睁眼看世界“的近代化大幕就徐徐拉开了。随着教会学校在上海的创办,随着传统书院在经史之外加入光学、化学等近代自然科学内容,江苏教育也就迈上近代化之路了。梳理近代江苏教育的发展脉络,寻求当前'苏派教育“的历史根底,期待'苏派教育“的历史馈赠,就成了历史照映现实和现实返观历史的的必然需求。

考察近代江苏教育,应当遵循先史后论的归纳思路,力戒先论后史的演绎方式,以免出现可能的先入为主的臆断,而使历史的认识或结论建立在史实梳理的自然而然之上。考察近代江苏教育,需要在近代化史观的观照下整理史实,顺应世界潮流的,也就是说,民主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和契合近代社会进程的教育史实,才是有价值的历史整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先迈入近代化门槛的苏南及长江岸线上的南通、扬州一带,当是考察近代江苏教育的主要视域。基于近代化史观和地域观,长期归属江苏省的上海的学校教育应当纳入考察视野””直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上海成为特别市后,松江、宝山、嘉定、青浦、南汇等10县仍在江苏省松江专区,直至1958年才全部划归上海市。考察近代江苏教育史,还意味着对教育事实和教育思想的梳理,观念的事实和实践的事实,必须有清晰的分野,不能将主张视同为可以提炼和总结的行为实践。

本文将在近代化史观的观照下,运用先史后论的归纳思路,采集包括上海在内的苏南地域以及南通、扬州的教育史实,基于江苏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和江苏教育家的思想与实践,寻求历史的结论,期待历史给予苏派教育的照耀和馈赠。

二、江苏教育近代化的背景与历程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上海开埠,南京、镇江等沿江城市相继开放,中国卷入西方市场,东南沿海的自然经济日趋解体,'松太布市,削减大半“,'洋布、洋纱入中国,而女红失业“[1]。知识分子'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震醒。魏源在扬州完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标志着知识界迈出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在此背景下,常州今文学派致力于为现实服务的'经世致用“思想急速涌动,江苏出现了一大批既习经史又旁及实用之学的新式书院。当洋务运动兴起之时,长期在苏州、江宁等地书院执教的冯桂芬提出了'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近代江苏教育对“苏派教育”的照映和馈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近代江苏教育对“苏派教育”的照映和馈赠.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