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入党申请 > 内容

慢性牙周炎维护治疗期临床指标变化规律观察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6-20 04:07:14     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评价其规律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在完成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后进入牙周维护期治疗,对其进行12个月的纵向观察,3个月进行1次牙周维护,序列治疗,记录各时间点的临床附着水平、探诊出血、牙齿松动度、磨牙记录根分叉病变的程度和探诊深度。 结果 基线平均探诊牙周袋深度为(4.83±0.49)mm,探诊附着水平为(3.29±0.91)mm,探诊出血位点比例为86%。轻、中、重度的位点治疗前后的全口探诊深度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诊出血位点比例由开始86%下降至10.71%。邻侧临床附着水平增加明显高于舌侧,舌侧临床附着水平明显高于颊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4~5 mm比≤3 mm容易出现牙周袋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牙周炎的维护治疗期在慢性牙周炎牙周序列治疗过程中起到了稳定疗效的显著作用。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维护质量;指标

[中图分类号] R276.8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a)-0058-02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因此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为此研究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标变化规律,可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计划,及时的控制病情等,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在该院完成牙周非手术基础治疗患者26例,对其进行12个月纵向观察,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均在该院完成牙周非手术基础治疗,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为(43.7±15.1)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诊断,确诊为慢性牙周炎,且均在该院完成牙周非手术基础治疗,口腔内的余牙在16个或16个以上,其中不包括第三磨牙,还有4个或4个以上磨牙,不同象限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PD在5 mm或5 mm以上,临床附着水平在2 mm或2 mm以上,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甲亢、心血管病等全身性的疾病[1]。排除标准:患者牙龈有明显增大或大量的牙石沉积,对探诊敏感者,已接受牙周治疗者,戴矫治器者,妊娠者,有全冠修复的牙齿,均排除[2]。

1.3 方法

该院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在基线和第3、6、9、12个月进行牙周维护治疗,主要有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并且对患者实施口腔卫生宣教,检查患者的临...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慢性牙周炎维护治疗期临床指标变化规律观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慢性牙周炎维护治疗期临床指标变化规律观察.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