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内容

远游的诗神:新诗在国外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5 03:01:14     阅读:

主 持:

杨四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参 加:

严 力诗人、画家、作家,美国《一行》主编

北 塔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诗人、翻译家

杨四平,1968年生于安徽宿松,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严力,1954年生于北京。是1978-1980年北京先锋艺术团体'星星画会“和民间文学团体'今天“的成员。1985年从北京留学纽约并于1987-1995年在纽约创立并出版'一行“中文诗刊,刊登中国大陆年青人的现代诗,也刊登一些美国现代诗人的翻译作品。目前定居上海和纽约。

北塔,1969年生于苏州,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专职诗歌、评论与翻译。著作有中英文对照个人诗集《正在锈蚀的时针》和《石头里的琼浆》等,学术专著有《情痴诗僧””吴宓传》、《雨巷诗人””戴望舒传》等,译作主要有英译中《哈姆雷特》、《 伊莉萨白>科斯蒂略””八堂课》( 200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小说新著)、《米沃什词典》(米沃什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与西川合译 )和中译英《卞之琳诗选》等。

开场白

杨四平:新诗远游域外,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而且主要局限于英美两国。以往,中外人士均着力于考察中国古典新诗的域外传播,而对中国新诗的域外传播很少留意。

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谈论这样一个话题?或者说,谈论它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想:在本土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的今天,我们来探讨中国新诗确立以来在域外传播和被接受的情况,研究隐含其中的诸多问题,试图为中国新诗域外传播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文化对策。也就是说,在'中国-西方“现代性'冲突“语境时过境迁,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文化冲突、交融、对话、互渗日渐加强,中国作为现代文明大国逐步崛起的大形势下,这项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理论建设方面:第一,可以帮助我们在更宽广的世界新诗/文化背景中,探索和找寻中国新诗的自我定位,突破晚清以来被殖民体验下形成的文化/新诗的民族自卑主义心理。第二,在学术研究和学理层面,打破过去(包括目前)单一维度的'西方-中国“的新诗比较模式,正视现代中国新诗的域外传播成就,丰富比较新诗的范型、视域与手段;第三,通过对中国新诗””国文化的系统和整合研究,有望融创出'文学中国学“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在现实价值方面:第一,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相关数据的采集,清理出二十世纪以降中国新诗域外传播的基本线路,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学术研究资料和学理、方法等方面的参考借鉴;第二,通过对中国新诗域外传播经验的总...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远游的诗神:新诗在国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远游的诗神:新诗在国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